孔圣雖然是儒門圣人,但儒家卻不是孔丘一個人的儒家。
虞七眼神中露出一抹電光:“儒家是傳播思想,解放天下百姓思想的神器,而不是某些人的工具。”
“孔丘的一百零八個弟子,日后必然不會安分,假借神器之名,為家族牟利!”虞七慢慢盤膝坐下:“修為才是根本!”
“只要我煉成太古變,就算圣人降臨,我也敢與之爭鋒。至于說打不打得過,那就是兩回事了!”虞七開始參悟太古變,太古變確實能給他帶來質的提升。有了左右天下大勢的力量!
虞七閉關,欲要參悟太古變,此時天下已經風起云涌。
首先,當朝人王赦封孔丘,賜下了一塊孔家的封地,使得孔家世代傳承,超然物外。
其次,佛、道二宗面對霸道的儒家,卻是苦不堪言,卻也不敢有大動作。
孔家
祖乙背負雙手,來到了一處竹林內,自袖子里揉搓出一個人皮面具后貼在了臉上,眸子里露出一抹精光,向著遠處竹林中的小樓走去。
竹林小筑
孔融端坐在庭院內,空中誦讀著圣道文章,眼睛里露出一抹思索之色。
“公子好文采”一道笑聲響起,一個身穿道袍的老者,不知何時來到了孔融院外,隔墻看著他。
“先生何人?”孔融看著庭院外的腦袋,露出一抹好奇。
他乃是孔家嫡子,并不住在孔家,而是一個人住在這城外小筑內遠離塵世,參悟學問。
“貧道乃三山道練氣士祖乙,之前路過此地,見有浩然正氣沖霄而起,想來必然是有儒家大儒再此,特來討教學問!”祖乙笑著道:“只是見公子讀書入迷,不敢驚擾,所以在庭院外等候。不料聽聞公子誦讀到精彩處,一時間難以自禁,請公子勿要責怪。”
看著長身玉立面若冠玉的孔融,周身浩然正氣了繚繞,似乎每一個毛孔內都有浩然正氣在逸散,比之那累積多年的大儒,怕也不差分毫。
果然不愧是孔家精心培育的未來種子!孔圣人的親孫子。
“先生也仰慕我儒家學識?”孔融好奇的道。
“儒家乃是圣人學說,誰不仰慕?”祖乙笑著道。
“先生請進,不妨入院一述!”孔融今年不過十四歲,頭上裹著發包,氣質溫潤儒雅。
“哈哈哈,能得公子邀請,貧道受寵若驚!”祖乙進入庭院,與孔融客套了幾句,然后便開始請教學問。
憑他合道大能的境界,想要糊弄孔融,還不是輕而易舉?
沒過幾日,便已經與孔融混熟,二人已經引為知己,成為莫逆。
“公子,這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卻不知何解?”這一日卻聽祖乙拿著書卷,一雙眼睛境界的看著孔融,眸子里露出一抹渴盼。
“這……”看著那書本上的文字,孔融眉頭皺起,認真思索了良久,也不知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