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可不是那碟醋。
況且我對胡萊其實已經很偏愛了,想想羅凱吧……
也有賴于我在之前對除了胡萊之外的其他角色孜孜不倦的塑造,我才敢寫接下來的最后一卷。
否則不知道要被多少人罵。
總之呢,在本書結束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描寫其他角色的情況肯定還有,而且會不少,最后一卷,我爭取寫成一個真正的群像戲。
主角肯定還是胡萊。
但主角不只有胡萊。
我希望能夠寫出一屆讓大家仿佛真實看見的世界杯。
就像是世界杯比賽的描寫一樣,用文字來給大家描繪影像。
比如同英格蘭隊的比賽,寫了二十二章,篇幅很嚇人。
我不只寫了七個進球,我還寫了比賽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些沒有造成進球的進攻。
在俱樂部比賽里,我會比較克制采用這種事無巨細的寫法。
但是世界杯不一樣。
所以從第四卷的中國隊首屆世界杯劇情開始,我就用這種寫法,用文字還原比賽視頻。
有人說我“磨嘰”。
其實看到現在,大家應該都看的出來。
細膩是我這本書的風格。
這也是我故意為之的。
本書快完本了,但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改編的消息和可能。
可以預見,一直到這本書完本的時候,都不會有被改編成圖像視頻的可能。
那怎么辦?
我只能盡量用我的文字為大家描繪出一幅幅、一幀幀畫面。
改編這個事情我控制不了,我唯一能做的也就這一件事了。
所以我才會寫這么細,力爭能夠讓每一個看我書的讀者,都可以通過我的文字,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出圖像來。
也算是我自己做的“影像化改編”吧,而且絕對符合原著。
※※※
再來說說這屆世界杯,為什么選擇這樣的處理方式。
在打完荷蘭隊就被淘汰出局,是我在很早之前就想好的——早到計劃大綱的時候就想好了,肯定不會讓中國隊在這屆世界杯上奪冠的。
當然具體被誰淘汰當時還沒想好。
選擇荷蘭也是考慮他們可能最容易被接受的一個對手。
畢竟讓胡萊輸給梅利,會更不爽……
因為我沒打算把一場失敗輕飄飄的帶過。
理由其實和首屆世界杯是一樣的。
因為失敗對于主角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歷,重要到在這本書的氛圍中,我不想用任何技巧讓讀者們忽略掉。
我當然可以寫主角們最后慘勝荷蘭,彈盡糧絕殺入四強,然后被淘汰出局——這場失敗我就在卷末里一筆帶過了。
但這不是我想要的。
在扳平比分之后一直猛攻到被對手絕殺,這是我在上屆世界劇情寫完之后就想好的。
當時我連那一章的名字都想好了,提前記在了備忘錄上:
“死于……勇敢”
既是對這支中國隊的球員們的描述總結,也是旁觀者對他們的感慨和嘆息。
四年前,他們死于小富即安,四年后,他們死于自己的野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