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都是輸,好像沒什么意義。
但我想只要用心去感受這兩屆世界杯他們的不同表現,應該就能知道同樣的失敗,意義大不相同。
死于小富即安,滿足于踢三場小組賽就打道回府。
死于野心和勇氣,雖然還是回家了,卻讓人看見了更進一步的希望和可能。
只要他們還有野心和勇氣,未來就一定會變得更好更強。可如果永遠是小富即安,那或許以后連世界杯出線權都未必能拿到了。
這個劇情也是對四年前的世界杯劇情進行了呼應。
還是這本書一以貫之的“成長”主題。
成長從未停止,最起碼在這本書完結之前,成長不會停止。
和四年前比起來,他們成長了。
但成長的還不夠,他們還需要繼續成長。
另外這也是我自己的某種“潔癖”——如果就成長一次,便拿冠軍什么的,那也未免太敷衍了吧?
這和導演說“要反轉”,就強行反轉有什么區別呢?
世界杯劇情期間,我看見有很多讀者留言看好這屆中國隊奪冠。
心情可以理解,但從書中情節和描寫設定來看,中國隊也還沒有達到四年間就能從小組出線不了的球隊一躍成為奪冠球隊……
別說奪冠了,奪冠熱門都不可能。
胡萊再強,也不能一個人carry全場。
他的特點注定了需要隊友的配合與幫助,如果隊友不給力,那他就沒辦法百分之百完全發揮。所以在國家隊和在俱樂部隊是兩種表現,也很正常。
接下來的四年間,其實不是胡萊要變強,而是他在國家隊的隊友們要變強了。
各方面的變強,從心態到實力。
有讀者說看見最后輸給荷蘭隊,被淘汰出局,意難平。
意難平是對的。
說明我這支中國隊塑造的還挺成功。
畢竟如果你真心喜歡一支球隊,那么當你喜歡的球隊輸球之后,你肯定不可能還笑得出來。
如果原本有可能贏的,最后卻輸了,那就應該意難平。
也因此,才能讓書中那些角色們的成長顯得更有力量,最后的成功也更可信。
意難平,不服輸,才會想要變得更強啊。
※※※
過去一年對我來說,總體來講,和過去兩年沒什么區別,我都是在碼字寫《禁區之狐》,生活一成不變,一晃三年了。
我的孩子都從剛剛上小學一年級,變成了四年級。
有些時候我自己回顧,都覺得過去這三年過的真快。
一本書的時間啊……世界上發生了那么多的事情。
我的生活里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不過這些變化都是和三年前相比的,如果只看去年一年,可以說是毫無波瀾。
除了最后一個月。
因為最后一個月我陽了,我全家都陽了。
在生病的痛苦中,我對這個世界做了許多思考,對我自己的人生也做了一些思考和規劃。
這些留到完本感言的時候給大家說。
總之就是承蒙大家不棄,這三年來哪怕外部環境波詭云譎,動蕩不安。
我也還能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給大家編故事,并以此養活自己和自己的全家老小。
我屬于那部分受疫情影響最小的“既得利益者”。
但未來怎么樣,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