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醒的時候還以為天亮了,要去訓練了……
嘴里嘟囔著:“這一覺睡得可真沉,還真是眼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
惹得周遭的人哄笑起來,這才發現自己鬧了笑話。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在訓練中的表現都是一樣掙扎。
有人表現要稍微好些,有人則很痛苦。
已經在歐洲留洋的球員們表現是最好的,相對來說比較適應。
尤其是最先出去的胡萊。
而大家通過在訓練中的表現,也能體會到他們能力上的差距。
胡萊為什么能夠在歐洲表現那么好?
顯然他已經完全適應了歐洲足球的一切,無論是對抗強度還是比賽節奏,反應到國家隊的訓練中,就是他是最輕松的那一個,簡直游刃有余。
國家隊里也有人看過胡萊剛剛加盟利茲城的那部紀錄片,紀錄片中胡萊剛剛去利茲城的頭幾天,每天訓練回來都能在接受經紀人按摩的時候睡著。
一開始大家還覺得夸張——這歐洲球隊的訓練強度再大,又能大到什么地步?
應該是為了紀錄片的拍攝效果,演出來的吧?
現在他們覺得……嗯,真就有這么大!
我操,胡萊那小身板當初是怎么挺過來的啊!
接著再一想:
難怪人家能夠在歐洲取得成功呢!難怪人家是英超金靴、世界杯金靴呢!就這么快適應了英超的訓練強度,那就不是一般天才能做到的!
※※※
領隊洪仁杰和在走廊中遇到了迪隆的主教練于金濤。
后者和他打招呼:“洪領隊查完房回來了?”
洪仁杰點點頭。
“怎么樣?”于金濤又問。
“都睡著了,所有房間都沒動靜。”
于金濤抬腕看看表:“這才十點半都不到……看樣子他們確實是夠累的。這說明所有人都沒有在訓練中偷懶。”
“是啊,全累癱了。”
于金濤突然笑起來:“我想起個事兒……要是三十多年前,咱們的訓練強度有這么大,那是不是球員們就沒力氣翻墻出去泡吧啊什么的,中國足球的負面新聞都能少不少……”
以前的中國足壇總是流傳著各種什么封閉集訓期間球員翻墻出去泡吧、喝酒、找女人的傳說。那個時候是中國足球野蠻生長的時候,中國球員們從專業體系走向職業,也僅僅只是身份換了,但其實壓根兒不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