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然有些失望,她只能轉頭瞧向戴氏,她現在喜歡戴氏溫暖的懷抱。
喬兆拾瞧著女兒的神情,他一下子樂了起來,他抱著喬然不松手,他笑著跟戴氏說:“娘子,你瞧一瞧她小臉上的神情。”
年輕夫妻逗樂般的瞧著女兒,喬然由著他們打量,過一會后,他們自顧自的說著話,喬然也覺得沒趣的閉眼睡熟。
戴氏瞧一瞧抱著女兒不松手的喬兆拾,輕聲說:“相公,她睡熟了,把她放到小床上去吧。”
喬兆拾瞧一瞧女兒睡熟的模樣,他把女兒輕輕的放到床上后,他又瞧了一會女兒后,他笑著跟戴氏說:“我從來沒有想過,她會這般的可愛。”
戴氏微微的笑了起來,她也從來沒有想過,會有眼前這般的舒心日子過,夫君體貼,女兒可愛,就是家中半個長輩都是友善的性子。
戴氏嫁過來的時候,她的嬸娘私下里面叮囑她,只要喬奶娘一家人明理,她就要把這一家人當成親人看待,至少要當成半個家人般的對待。
戴氏一向信服她嬸娘的話,自父母先后沒有后,她一直跟著叔叔嬸嬸一家人過日子。
她是最知道自家的事情,她的叔叔能干撐得起一家人生計,而她的嬸嬸則是家里家外都能夠一把妥帖的抓牢。
她嬸娘跟戴氏直言,自戴氏年紀大了以后,她瞧了不少的少年郎君,她都覺得他們稍稍欠一些,她瞧來瞧去覺得只有喬兆拾的品性配得上自家的侄女。
別的少年郎君家中有財氣,或者自身有才氣,他們的身上總是會多上幾分驕矜氣息,在蜀城這樣的地方,大家都是來避難的人家,人還是要活得低調。
而喬兆拾一行人來了以后,他們在蜀城購下兩處相鄰的小院子,他們向當地人表現出來想要落地生根的樣子,當地人對待他們好奇外,卻少了幾分警戒的心思。
喬家在蜀城生活三年里,喬奶娘男人和兒子喬正相繼找到事做,喬兆拾最初是有心求學,后來他為了家計選擇去小學堂當夫子。
喬家到蜀城后,他們面對外人的尋問,言明是兩家人,只是因為喬兆拾還不曾成親,兩家暫時居住在一處。
喬家去戴家提親的時候,戴氏的叔嬸心里面非常的高興,他們問了戴氏的意思,戴氏默默的點頭。
蜀城不大,戴氏是見過喬兆拾,她對喬兆拾的印象還行,只是她從前不曾覺得這個少年人會和她有緣。
戴氏的叔叔嬸嬸是不樂意把戴氏留在蜀城,他們的心里還盼望著有機會回到江南,他們對侄女的親事,一直著眼在前來避難人選里面。
戴氏的叔嬸最初便考慮過喬兆拾,只是他們的心里面認為喬兆拾或許沒有自主婚事的權利。
喬家來提親,戴氏叔嬸思前想后,他們提了條件,喬兆拾聽后覺得那些條件提得合理,他自愿去官府登錄正式和戴氏的婚姻。
戴氏嫁進門來后,她和喬兆拾的夫妻關系和睦,她友善對待喬奶娘一家人,從來不曾當他們一家人是從前的下人般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