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云然不覺得戴氏說的話沒有錯,只是戴氏說得事,其實是不太適合他們家現在的情況。
喬兆拾一人要養妻子和兒女,戴氏覺得喬兆拾能干,可是喬云然認為家里如果還會再添弟妹,只怕日子會更加的難過,有的事情,想不要太過長遠,那就把近在眼邊的日子好好的過下去。
喬兆拾為何不愿意再去學堂當夫子,想來也是有家計的考慮。
另外才是喬兆拾所言,他想親自出蜀城后,瞧一瞧外面現在到底是什么樣的情況。
喬云然有時候是羨慕戴氏,她可以一心一意過好眼前的日子。
而喬云然總是免不了要多想一想,喬云然的心里面,還是認為日子能夠往好的地方過,自然是要努力往那個方向奔去。
喬兆拾還是為了他出門以后的日子做了安排,他去了戴家后,他也跟戴氏交待了家里的事情,他言明,萬一戴氏遇事一時無法做決定,她可以跟喬云然去商量。
戴氏當下就好笑反駁喬兆拾的話,說:“相公,然兒一個小小的孩子,她能夠懂什么事情。”
喬兆拾瞧著戴氏輕輕搖頭說:“許多的時候,有志不在年高,然兒雖然是一個孩子,可是她的心里面一定是最會愿意為家里著想的好孩子。
這幾年下來,你心里還認為然兒一心一意想要上山,只會是為了好玩耍嗎?”
戴氏沉默了下來,春天的里野菜,夏天里的柴火,秋天里的果子,喬云然從山上帶下來的東西,是改善了家里的伙食。
喬兆拾瞧一瞧戴氏面上的神情,他輕搖頭說:“娘子,我們家現在的情況,再要嬌養孩子們,其實是害了他們。就是大戶人家里面,父母為子女想得長遠,也不會嬌養兒女。”
喬兆拾明白戴氏待兒女的慈母心思,但是他更加明白現實情況,他不希望兒女將來無法自立,一個個只能夠依賴著他人才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
戴氏聽明白喬兆拾的話,她的心里面明白過來,在娘家的時候,她聽叔嬸的安排,她嫁人以后,她聽喬兆拾的話,可是喬兆拾明顯是希望她能夠有自個的想法。
戴氏其實是有自個的想法,只是她的想法給喬兆拾一次又一次的否認后,她便完全盲從喬兆拾的行事。
戴氏事事依從喬兆拾,偏偏她又不是木頭人,她還是有不認同的地方。
喬兆拾瞧得出戴氏的糾結,可是戴氏如果本身不想明白過來,他說再多的話,也只是無用的功,喬兆拾盼著戴氏早日想明白過來,
喬兆拾從戴氏的身上深深的明白,教妻這條路,走得比教導兒女要辛苦許多,畢竟兒女們年幼無知,父母給他們畫一片天地出來,他們只會在這一片天地自在行走。
戴氏嫁給喬兆拾的時候,她的本身已經有了自個的思想和認同看法,喬兆拾和她說起一些事情的看法,戴氏心里面的糾結,比喬兆拾看到的其實還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