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臉上再也沒有了剛才開玩笑的樂呵勁兒,全是嚴肅認真的表情。
自從去年年底,藍田縣負責監視李鈺動靜的李代,和他的手下全部撤回來之后,論功行賞,開了春就沒再派人下去。
所以,李世民對李鈺弄出來新犁的事情一無所知,這會兒聽得手下愛將說出來詳細,李世民十分震驚,自古以來都是民以食為天,農以地為主,這農耕大事上可不是玩笑,關乎著朝廷的興衰成敗,他怎敢不認真對待?
況且方才手下愛將也說了,那新的犁頭,只用一頭牛就能拉動,而且比二牛抬杠更加快速了十倍,這是何等驚人的手筆?
就是魯班復生也不過如此了吧,這秦大將軍也說了,有此利器相助,天下農人的地產,以后至少能增加三成,有這三成的谷糧支撐,還要擔心大軍沒有吃食?
還用費盡力氣的南糧北調?還用惆悵十六衛的兵馬,必須減去半數?
那些文官覺得窮兵黷武,不停的提議,剪掉十六衛的兵馬配置,以縮減開支,
武將們是拼命打過來的,人人皆知,沒有強大的武力保存,根本震懾不住那些狼子野心,反而還要增加十六衛兒郎的數量。
文武兩邊不斷的爭辯所為何事?還不就是沒有錢,沒有糧?若是天下的糧食多出來三成,再配合白酒的買賣,那自己想要威震四海可就不是簡單的想象一下了……
李世民非常認真的聆聽秦瓊解釋來龍去脈,直到秦瓊說完一切經過,又從懷里掏出來一封書信遞過來,李世民還沉思在自己,那統一天下,威震四海,八方來朝的大事里無法自拔……
秦瓊解釋完畢拿出李鈺的書信,恭敬的彎下腰;
“啟稟吾主,臣句句屬實,不敢欺瞞陛下,這里有李鈺的親筆書信請陛下過目。”
長孫皇后可也是具備大智慧的人物,聽了那新犁的開耕速度,頃刻之間就想到了盛世的局面上,震驚之意比李世民還要厲害一些。
畢竟是個婦人,更加敏銳了一些,聽到秦瓊再次說話的聲音,立馬第一個醒悟過來。
看著陛下還在低頭沉思,她知道換了誰都會是這樣子的,再看看彎著腰,舉著書信的重臣,還沒有得到夫君的回應,只得保持著行禮的姿態無法起身,連忙伸手輕輕扯了李世民的衣袖一下;
“陛下?”
“嗯?哦,得海!速速把大將軍手里的書信拿過來,好愛卿快快起身,愛卿請起,請起。”
“是,謝陛下。”
秦瓊回過了禮,轉身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里坐下,不動如山,仿佛坐在自己大營里,那白虎大堂上一般,氣勢如虹,大將軍的威嚴,自內而外噴射而出,攝人心魄。
宮里所有的宮女內侍,依然還是保持著傳統,沒有一人敢和這大半輩子不敗一次的殺將對視。
連皇帝身邊的總管錢得海,過來拿書信的時候,還是和以前那樣低著頭,不敢去看秦瓊的眼睛。
李世民努力壓制住激動不已又熱血澎湃的內心,查看一遍書信的四角,這才將之撕爛,拿出里面的一張白紙。
嗯,正是那不學無術的孽障親筆所書,除了寫的規矩之外,沒有任何風骨,恐怕天下所有的世家子弟里頭,這是最破爛的字體了。
不過,此時李世民沒有心情再去嫌棄李鈺的字如何不好,仔細認真的把內容看了兩遍,放下書信沉思了一會兒,又重新拿起來再看一遍,生怕看錯看漏了什么,這次是放在桌子上一個字一個字的審視。
李世民實在不敢輕易相信這嚇死人的新犁,抬頭看著秦瓊;
“愛卿,根據愛卿看來,這新犁的可信度能有多少?”
秦瓊站了起來抱拳行禮;
“啟稟陛下,臣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臣非常相信,這件事情的真實程度,李大郎不會在大是大非上頭說謊的。
按照臣的穩妥性子,今日該去藍田縣,親眼見證半日之后,帶著新犁來見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