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來之后,也不用急著面見本王,先讓他帶著本部的人馬,扎住在王府周圍,嚴加排查過往人等。
此賊子能在大軍當中摘了拓拔野的腦袋,不管他用的是什么辦法,都不得不防!”
“是!屬下遵命!”
聽到拓拔野,竟然在大軍當中被人摘了腦袋,江濤的瞳孔頓時一縮,此時他終于知道王爺的神情為何如此慌亂了。
江湖廝殺與沙場征戰不同,若是有江湖人士前來府中搗亂,僅需十余名,便能殺的上百士卒大亂。
可一旦雙方在戰場上相遇,江濤相信,隨便他麾下一名百夫長率隊出征,都足以將那十多人的江湖人士,徹底圍殺當場,而己方最多折損一二十人罷了。
既然已得知來犯之敵非同一般,江濤當然不會犯下輕敵的錯誤,隨著一道道命令咆哮出聲,原本就戒備森嚴的王府,再次刀槍林立起來。
“嗯,你猜的很準。”
聽著屋外寧王的言論,就翹著二郎腿,大搖大擺的端坐在屬于他的那張大椅之上的秦天,不由啞然失笑。
還真是對不住了,你說的那兩個除非,我碰巧都會。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給五星好評嗎?
秦天向來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別人,以最壞的打算來預測事情。
在入王府之前,他的心中便自然浮現出了種種的思量。
自己根本沒見過寧王,冒失的闖入王府之后,會不會出現對面不識君的情況?
憑衣著?憑氣勢?憑寧王世子的長相來推斷誰是寧王?
這些都不靠譜!
現在演員什么的還講究個武替,裸替呢,而寧王作為“胸懷大志”之人,他府上就沒豢養點死士,替身之類的?
若是見事不好,好幾位“王爺”一起被身邊的士卒簇擁著趁亂離開,你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所以在行動之前,為了萬無一失,秦天特地做了好幾手準備。
在扔下那顆人頭,并引起王府中人注意之后,秦天便取出土靈珠閃身躲入地下,一路目送那門房管家在府中一陣狂奔,然后……
成功來到了寧王的身前。
這其中順利的,簡直讓秦天都有些咋舌。
他本以為自己會遇上各種勾心斗角,撲朔迷離的情況,一番斗智斗勇之后,他才憑借種種不可思議的手段,成功來到寧王的身邊,然后笑道最后。
但僅僅一個投石問路,種種手段才剛開了個頭,便讓他順利的面見了最后的boss,這簡直讓秦天有些懵逼。
敵人就這么單純?
擔心其中有詐,秦天在遇到那個寧王之后,便悄無聲息的朝他發出一擊魔蝠之音,瞬息之間鎖定住了他全身的骨質密度與骨齡后,秦天才放心大膽的在地下,對整個王府展開了詳細的盤纏。
相比較能騙人的眼睛,秦天更喜歡用這種無法改變的事實來判斷一個人的真假。
結果等秦天將整個王府的機關暗道等地,徹底洞察了一遍之后,才頗為郁悶的發現。
王府境內雖發現有暗門數處,但其中潛藏的,僅僅是一些兵刃,糧草,珠寶等死物。
以及數條通往周圍不起眼等處的逃生要道罷了。
暗中護衛倒是有,至于猜測中的替身之類的,秦天卻是沒發現半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