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傳道院收錄的弟子,都是資質上佳。
走煉氣路線,六層境界的弟子想要突破到第七層,成功率大概在八成左右。
但是先天大圓滿弟子的突破率,只用三成左右。
放眼整個云空,這已經是很高的比率了。
這也是附近十萬里內,許多修士愿意把自家的弟子送來這里修煉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個云空界,以武入道的修士大概占了總數的三成。
這是因為,煉氣不成,以武入道的修煉人數,十倍于煉氣入道的人數,即便這樣,以武入道的總人數也遠遠不及煉氣入道的人數。
由此可見以武入道之艱難!
也由此可見西昌傳道院三成的突破率是如何的高。
正因為以武入道太難,岳不群才想著盡量增加煉氣入道的人數,才跑到西昌傳道院來取經。
中華界這一屆的武林高手,修煉入道的比例很高,甚至遠遠高過三成。
這是因為,這些人都經歷了靈氣灌體,對靈氣有了強大的適應能力。
但后來出生的小孩,已經開始進入了修煉階段,從岳不群出來前得到的統計數據,結果并不理想。
大家雖使用了新的功法教授后輩,但秉著的是原來武道的思維,鍛煉方向,修行方向,不知覺就往原來的武道靠攏。
把一個個資質上佳的弟子,都煉成了武林高手,卻沒有一個直接從十幾歲引靈入體成功,直接晉升為煉氣期。
按理說,這么大基數,這么濃郁的靈氣,這么好的功法和資源,應該能出不少天才弟子,直接晉入煉氣期才對呀!
但是沒有!
中華修煉界的人,見到弟子們一個個武功進展迅猛,都極為高興。
但岳不群卻高興不起來,就是因為晉入先天大圓滿太難,先天大圓滿晉入煉氣期太難,以武入道的比率太低。
思來想去,岳不群發現問題應該是出在教育培養人才的機制上。
人才的培養,不是幾篇功法、幾個法門就足夠!
這里面,有一套完整的機制在運轉,才能讓弟子們的思想,往修道方面轉,而不是大家都在往增強力量提高速度等等方面來要求。
從趙玄丹給的傳道院管理條例上,岳不群已經發現了兩地在培養弟子上的極大不同,但里面有些什么道理,為什么要這樣設置,其間的輕重緩急,該如何區分解決,單單從文字上,還看不出全貌。
岳不群準備沉下心來,在西昌傳道院呆個三五年,細細了解一遍云空界的弟子培養體系。
“黃管事有心了,岳某記下了,只要別人不過分,我也樂意與其他同僚切磋一二,共同進步。”
黃家旺聽出了岳不群的意思,正常的較量沒什么問題,但如果使些盤外招,那就不客氣了。
還真是實力雄厚,背景不凡呢!
否則哪來這么大底氣!
“岳教習現在住哪里?院里可以安排一間院子,我給你挑個清凈點的地方。”
黃家旺熱情道,在外面租房子住,一年少不了要花幾萬靈幣,能住進傳道院,是許多修士之所以愿意來傳道院任教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