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二人一問一答,問者信口拈來,答者如行云流水,老人聽得微微點頭,氣氛逐漸由緊張到松弛,再到無所謂狀態,徐若萍心里越發得意,暗想這次的突然抽查總算大步跨過了!
她砸吧了一下嘴巴,輕輕地靠過去,一只手托著腮幫子,就像一個如饑似渴的小學童,悠悠地問:“外公,你總說修仙可以長生,飛升后可以進入天界供職,從此自由自在逍遙快活。但我總是覺得這事太過縹緲,八卦一下,你活了這么大一把年紀,有見過真的神仙嗎?”
老人想了想,很認真的回答:“沒有!”
徐若萍大失所望!
老人仿佛在琢磨著什么,輕聲細語地循循善誘道:“不過并不代表這世界就沒有仙家,此事有待考究!
神仙一說起源于上古神話,春秋戰國時期,神仙逐漸被寫入諸子百家的書籍,例如《山海經》記載的女媧、夸父、后羿、共工、相柳、精衛、西王母等;《莊子》里記載的的廣成子、彭祖、鯤鵬、河伯、海神等。
秦漢時期有了更進一步發展,《淮南子》、《史記》、《列仙傳》、《神仙傳》中有更多的神仙人物和傳說出現。
南北朝時期《元始上真眾仙記》還系統性地介紹了元始天尊、扶桑大帝東王公西王母等道教大神!
怎么樣,覺悟提高了,要跟我回去潛心修煉?”
徐若萍瞇起眼睛笑了一下,擺擺手,道:“沒有!只是最近老是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夢,有點好奇順便問一下!”
這次換成老人失望,他學著徐若萍的樣子瞇著眼睛沉思片刻,忽而加重了語氣,帶了點嚴厲的責問:“最近可有犯戒?”
徐若萍一聽這話,小心臟撲撲亂跳,嘴上卻是斬釘截鐵地回答:“最近一直恪守本分,沒有犯戒!”
老人雙手捧起了茶杯,慢慢的啖一口,目光像刀子一樣在徐若萍身上溜了一圈,正色道:“沒有犯戒?那你為何要把自己的護身符贈與她人?”
“閨蜜剛生孩子,我都這么大人了,探望時總不能沒有點見面禮吧?”
徐若萍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一口咬定自己一副啥也不知道的樣子!
“還狡辯?鬼差的臉都被你的葫蘆打成豬頭,要不是我剛好路過,此事捅上去的話,我看你還是別修仙了,直接收尸,去孟婆那里報到好了!”
老人越說越激動,說到最后連嘴唇都抖了起來:“人立于天地之間,一切皆是命,知命順命者,則贏;不知命自作聰明者,則輸;不信命逆天命而為者,則會慘敗收場!
我再三告警于你,不能用自己的修行幫別人逆天改命,否則遲早會遭天譴,都這么大人了,還像小孩子一樣任性胡來,自古天有天規,地有地律,屢犯屢不改,你啊你,什么時候才給我長點記性啊!”
徐若萍不置可否,自知理虧,成了一只霜打了的茄子,垂下眼瞼,兩滴淚珠在眼眶里打轉,長長的睫毛輕輕一擠,無聲墜落。
老人家見狀一時心疼,見訓得重了,語氣緩和下來,嘆了口氣:“幸虧這鬼差與我都是老交情,對于你今天的所作所為,算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揭過去了!”
徐若萍:“??????”
這也太自相矛盾了吧!
剛才在那里口若懸河地大條道理訓人是誰,馬上又走后門托關系平息事端的又是誰?
“那我閨蜜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