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意思大概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每個人的話里,肯定會帶有主觀色彩。因此,傳的人越多,受到影響的程度越大。所以只有親自去看,才能辨別是對是錯。
大夏人對南國的看法向來比較片面,有色眼鏡下,南國大多城市都建在潮濕悶熱的雨林,像他們早已遺棄淘汰的鄉鎮。而鄉鎮中蛇蟲極多,根本不適合人居住。實際上,南國蚊蟲也確實不少,可遠遠沒到危及正常生活的程度。
來到南國,馬車難以在密集的雨林走下去,便轉了水路。走過一段水路,又要轉陸路。這是南國交通的日常,可在夏驚鴻等人眼里成了麻煩,可在穩妥的安排下,他們很快到達俞谷。
今天俞谷的天氣沒有因為夏驚鴻等人的到來有所轉晴,依舊下著小雨。
小雨并不兇猛,也無呼嘯大風,一行車隊在萬人矚目下緩緩駛向皇宮。俞谷城中瓦片勾角,雨滴個不停。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位于其中,夏驚鴻推開車窗,見到街邊寧靜的景,忽然有股意外的欣喜。
“俞谷比我們想的要好。”
蕭蓉說時,夏驚鴻道:
“斟鄩的氣氛太過沉重和壓抑,但俞谷小雨霏霏,雨滴點黑瓦,倒是配婉兒的性子。”
路過新建的留仙居,夏驚鴻眼中出現些厭惡,這種地方,太過誤事誤人,令其不悅。
“就是風流地多了些。”
聞著細雨小風聲,盼著與夏蕭相見,一家人就這么進了宮城。
在進俞谷時,車隊便有新的侍衛奴仆跟隨。此時進了宮,車隊被一分為二。修行者及夏家人入了金閣大樓,禮品隨從,便被安頓在一邊的大院。一輛黑車中,修行者飛掠而出,渾身不點一滴雨,到院中看守禮品。
比起禮品,人更重要,可這些東西是一國心意,冒失不得。
金閣大樓中,侍衛宮女,皆在管事身后迎接到來的夏家人,修行者們則另有招待。南國人心細,將一切安排的妥當,也算討夏家人歡喜。修行者招待修行者,更是上了牌面,無可挑剔。
夏驚鴻率先腳掌著地,以元氣撐傘,不讓蕭蓉滴半點雨水。旁邊夏旭下車,撐起婢女手中的傘,走到夏婉車前。后者始終沒拉車簾,此時被夏旭掀開,才邁開步子,在夏旭有力手掌的攙扶中下車。
夏婉身穿一身淡墨色長裙,青絲綰于耳間,披在肩頭,落于玉背。她玉簪步搖微晃,抬起頭,滿是智慧的美眸向前,似與天地融為一體。她落落大方,舉止有度,無刻意擺弄出的高貴,也無半點低賤。有的是巾幗不讓須眉的氣質,畢竟出自武將世家,可眉角也不缺似水溫柔。
謝毅站在管事婢女身前,看到夏婉的第一眼,便好奇起來,她為何這般穩重和自信?情緒的變化最能體驗在眼中,可謝毅看不出任何慌張。馬上就要定居于此,遠離家鄉,既然沒有擔憂?還有那股自信,已滲透裙身,飄于四周。
天下女子眾多,夏婉倒不算謝毅見過最驚艷的一個,學院里的很多存在,都比她亮眼。可夏婉蓮步向前,目光并不躲閃,只是與他直視。這等模樣,似大殿上朝見帝王,無論氣氛有多莊重都面不改色。
謝毅微怔,他們從未見過面,可夏婉下車的一瞬,似已認出他。
夏婉走在滴落雨水的傘間,與謝毅對視的眸子沒有半點兇意責怪,也無怨念,甚至比細雨更溫柔多情。像此路行了許久,終于見著了面,就此傘有人撐,詩書有人讀。這道帶著期待和淡淡嬌羞的目光,令謝毅有些不知所措。這樣的夏婉,和他想的不一樣。
謝毅原本以為,夏婉會因為她的身份故作高貴,或展現極為淡雅的修養。可他忘了,夏婉也曾經歷很多。寶劍鋒從磨礪出,桃花香自苦寒來。夏婉身上有一股安靜的豪爽氣,加上那股自信,沉穩的陪伴帝王身邊的謀士,可權衡天下,將一切把握于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