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蘭的混沌域從數學上統一了玄學和科學的算法,只是當時孫象陷入失去愛女的痛苦,對此渾然不知。
靈氣復蘇之后,卻是天才少女徐藝珊接過了孫玉蘭的衣缽。她利用混沌域算法,在濱海進行玄學和科學在技術上的結合。
靈氣擴散炮和渦流雷達就是這項工作的重要成果。
女兒最后的研究,孫象不可能不關注。在回到濱海,向徐藝珊討來女兒最后的手稿之后,孫象從玄學的角度深入研究這篇論文。
他有了兩個驚人的發現。
其一,混沌域的算法,高度兼容云耀心法的神念算文,甚至還提供了更優化的解。
這簡直不可思議。
要知道,神念算文聽起來像是一種算法,實際上和常規的數學在邏輯上根本背道而馳。
在數學中,一個原因只會有一個確定的結果。
譬如說,1+1這個原因,只有2這一個結果。
但是2這個結果,可能有無數的原因,1+1可以等于2,3-1也可以等于2.
這是數學的根本邏輯。
但是在神念算文中,完全相反。
一個結果只會有一個原因。
譬如說,2這個結果,只能由1+1得到。
但是1+1這個原因,不止2這一個結果,1+1也可以等于3,等于4,等于任何結果。
孫玉蘭的混沌域,居然將這兩個絕不兼容的體系完美融合,這是玄學和科學能夠結合的理論依據。
徐藝珊依據這個理論,成功開發出靈氣擴散炮,替濱海艱難守住了妖族的進攻。
而在孫象這里,混沌域居然同樣兼容他的心法。
這一飲一啄之間的父女羈絆,實在玄之又玄。
第二個驚人的發現,存在于混沌域的結論部分。
孫玉蘭用三個幾何矩陣組描述了通向第十一維度的過程。因為其數學過程異常復雜艱深,即使孫象一開始也是看得一頭霧水。
超維空間的幾何性質原本應該討論的是多維空間的數學性質,而最后一步,自然是論證第十一維度的數學邏輯。
奇怪的是,孫玉蘭在手稿中實際上并沒有給出答案,只給出了通向第十一維度的幾何過程。
這令孫象百思不得其解。
某日電閃雷鳴,窗外雨打芭蕉。孫象無眠,泡了一壺茶就著雨夜獨飲,手中拿著手稿隨意翻看。
恍惚間,他有所明悟。手中的三組幾何矩陣,可不正是描述修真者的飛升嗎!
飛升,是修煉中人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當然,在上一紀元的洪荒時期,修煉中人對飛升還是懵懂無知,就如同現在的世人。
對于飛升的認知,上一紀元的修真者們經歷了漫長而坎坷的過程。
最初,修煉中人并不知道飛升為何物。大家如現在的修行者一般,單純的吸收天地靈氣,經過紫府的功法轉換,靈氣化為自身的真元儲存在丹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