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可以輪班休息,但師部指揮中心可沒那么清閑。幾萬人的行止,根本不是大多數普通人想象中那樣輕松。
許多人會從自己生活的經驗中得出模糊的判斷,似乎主帥一聲令下,士兵們聽令出發,這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
但事實絕非如此。指揮的難度會隨著部隊數量的增大而急速放大。如果做一個形象的比喻:
指揮一支十人的小隊,就像指揮自己的兒子。
指揮一支百人的中隊,就像指揮自己的老婆。
指揮一支千人的大隊,就像指揮自己的丈母娘。
那如果指揮的是一支一萬人的聯隊呢。對不起,你指揮的是一萬個丈母娘。
在指揮全靠嗓門的古典時期,能夠讓十萬人的軍隊開動起來,這就已經是頂級名將——就算他逢戰必輸。
宋興負責的師團大約三萬人的規模,雖然這已經是現代軍隊,無線聯絡快捷通暢。但別忘了他可是半路出家,行軍打仗可不是他的專業。
他原本是某快遞公司的小職員,在被郭昌城主派到濱海之前,他最多也不過帶過十幾人的隊伍。
但孫象大老板似乎認為宋興是個典型,一直趕鴨子上架對他委以重任。濱海腹地的清剿行動時,宋興就被推到前臺,現在更是作為先鋒主力指揮三萬軍隊,外加兩千余人的修行者。
于是宋興宋大官人整整一天忙得焦頭爛額,一部對講機放在嘴上幾乎沒有停下的時候,副官為他換了兩次電池。
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一股腦涌到他這邊。
上午從濱海開撥時,至少有五十名士兵沒有歸隊。宋興大意了,他沒有提前一天讓士兵歸隊,出發前各營點名才發覺大事不妙。
只能一面開拔,一面派出督戰隊到處找人。最后督戰隊在家里、營房里、衣柜里、酒吧里、下水道里、窯姐的被窩里揪出三十三名士兵。
之后于天宇師團部又客客氣氣的送來一個小隊十名士兵。這幾個宋興師團的大頭兵非常神奇的跟著于天宇的師團開拔,所幸于天宇行伍出身,不會犯這么低級的錯誤。
人被全須全尾的送回宋興這里。
但督戰隊卻走失了五個人……
這一切都落在指揮車中端坐的兩位大神眼中,兩位大神就是一直在閑聊的孫象和周青雪。這是真正的大老板,整個師團狼狽的樣子被盡收眼底,宋興壓力山大。
臨近日落扎營時就更好笑了。一切準備都很充分,但是此時正是隆冬時節,地面被凍得硬邦邦,士兵們用工兵鏟愣是鑿不開泥土的地面。
那就沒法打樁固定帳篷。
幾個關系好的營長立刻前來請示師長如何處理。
宋興本來壓力就大,接到下面請示頓時慌了神。他的參謀們立刻七嘴八舌的獻計獻策。
有的說調一隊修行者過來,修行者用真元肯定能打穿冰凍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