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和奈飛是完全兩種不同的內容制作模式。鳳凰影視在國內影視圈的地位相當于好萊塢的六大公司,那井總你想要對標華納時代,搞hbo很正當。
因為,讓愛奇藝掌握著內容制作的規則,這就和目前的娛樂圈玩法是一樣的。
現在因為數據造假、人臉造假,優愛騰就只能看明星,看流量。換一個購銷機制,愛奇藝最可能轉變的購片機制是依賴的是根據大數據積累出來的用戶的觀看口味去選題、搞投標。
而在這個轉變有一個過程,在大數據還沒建立起來時,最后執行起來搞不好就成了鳳凰影視也參與流量明星的制造這很危險”
汪海淋接茬道“對的。井總,hbo和奈飛是非常大
的區別的。hbo是很經典的美劇制作模式,其流程是拍攝試播集、組織專業制片人觀影、出品人預定13集,播放收集付費觀眾們的評價,看收視率,再來決定這部劇是繼續還是腰斬。
奈飛的模式就是剛才方金講的。奈飛會自己有一個選題的前置,再來組織投標。
造成這個內容制作模式的客觀原因在于,奈飛是互聯網企業,他們需要不斷的新增的會員來撐起他們的估值和神話。而越來越多的會員就必須要讓他們保證菜品齊全。
那么,他們就必須要去分析用戶喜歡什么樣的劇。對于奈飛的盈利模式而言,他們拿到用戶的會員費后,如何保證留住用戶,最保險的方式當然是去拍用戶喜歡看的東西。
簡而言之,hbo和奈飛是兩種思維。hbo是供給側思維,他們拿出作品來試錯,當市場給予正面的反饋時,他立即就跟進。而奈飛是需求側思維。他們是根據用戶需求來定制作品。
這兩種模式誰優誰劣,目前,擁有互聯網加持的奈飛,明顯取得更大的優勢其市值已經超過好萊塢的大電影公司。號稱好萊塢第七打公司。
但hbo同樣也是神劇頻出。權力的游戲這部劇就是hbo的佳作。而且美國市場上還有一些第三方工作室、中小公司擁有著很強的制作能力,賣劇給平臺、電視”
井高笑道“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那就這么定了。”
一個擁有著無限卡的神豪會害怕虧錢嗎就算2016年的樂視那種爛攤子他都接的起來
他并不希望自己旗下有同質化的網站。那純粹浪費資源。但是不同的商業模式,他是愿意嘗試的。他中午和謝大少的吃飯時還想著讓大少來搞個hbo,被大少拒絕。
現在汪海淋、宋昉金都講的非常清楚,他自然是樂意搞一個hbo商業模式的產品來試驗。
眼看著井高下定決心,龔宇忍不住嘆口氣,說道“井總,這樣一來的話,鳳凰影視還有多少電視劇制作資源是可以用來和愛奇藝合作的呢”
井高不以為意的笑道“龔總,你可以和鳳凰影視開價競爭嘛。同類型的劇,你招標會的價格高,鳳凰影視的電視劇制作團隊難道就沒興趣接活嗎這不可能吶
井高扭頭對方少凡道“少凡,你的電視劇制作部門多招點人。以老帶新,多培養點人才出來。”
又道“龔總,你不能總指望著鳳凰影視這邊的制作部門給你干活、打工。外邊有能力的團隊,要給予合作的機會。這你自己把握。培養出健康的生態。
不過,你不要再招那么多的人了。旱澇保收的飯碗可不行,影視作品要有充分的競爭才能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