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成立于1987年,位于深城。關于華為任總創業的故事,網絡上到處都是。包括任總自己的自述:他當時是因為在原單位主導的一筆生意造成了重大損失,待不下去,只能辭職出來。
后來連婚都離了。
華為一頭扎進通信設備行業,并不是任總和他的團隊多么的有遠見。而是,就是誤打誤撞進到這個行業中。注意時間節點,當年那個時代的中國,到處都是黃金一般的機會。
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商業環境,導致當時的國內企業,沒有主營業務!什么賺錢做什么,什么都做。這樣的大浪潮因此而淹死了一批企業!萬科為此甚至還指定了兩大重要的原則。第一,超過25%的利潤不做。第二,萬科的主營業務是房地產。
就憑著這樣的指導原則,萬科后來成了地產行業龍頭。當然王石頭離開后,這樣的原則自然是廢除掉的。萬科的房子品質越發的不行。
而華為留在通信設備行業中后,期間華為有沒有做過其他的生意呢?
就像當年馬蕓創立阿里巴巴,還曾經到義務進小商品到處兜售,維持公司運營。
段勇平創立步步高,一年的時間之內,什么都賣,目的就是讓企業活下去。而不是所有人想當然說他從小霸王出來就干VCD、電話機。沒有的事。
網絡上的雞湯,成功學,總是會忽略掉一些關鍵的因素。而給世人、后來者呈現出一個和商業成功的底層邏輯截然不同的要素,框架。所以雞湯會被人稱為毒雞湯!因為喝下去,你距離成功和事實就越來越遠。
華為當然也曾有過一些失誤,也做過小靈通。但是就像任總后來在講話里說的:我們幾十年如一日,往一個城墻口沖鋒,因此取得了一點點的成績。
這句話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大體是準確的!
“井總,請跟我來。”韓妙順著長長的圖片欄,介紹著公司歷史,一直講到小靈通業務,押寶3G的失敗。和愛立信的斗爭,在手機業務的騰飛。
當前,手機業務的收入占華為收入的56%。
這里其實有一個當年眾人皆知的“故事”。2000年,華為的技術大牛、太子李一男辭職,創辦港灣網絡,并迅速的成為華為的對手。
為此,華為專門成立“打X辦”,盯著李一男往死里打,最終在2006年將港灣網絡收購,給了一個空殼副總裁的頭銜把李一男掛起來。
“接下來,我們會看一些當年公司的影像資料。”公關和政府事務部的主管韓妙微笑著說道,再詢問井高,“井總,我們先暫時的休息下?”
她的意思是問是否要上洗手間,或者喝點水的。
井高道:“行啊!”
從展廳里出來,在旁邊的一個小開間里落座休息。這里有幾個沙發、茶幾,還有飲料售賣機器,咖啡機,飲水機。很明顯,這個參觀路線是經過設計的。
井高坐在沙發中,身邊傳來安小茜淡淡的幽香味道。小茜今天穿著一襲素雅的暗色套裙,肉色絲襪。精致時尚,帶著成熟美婦的風情,但有點偏穩重老氣。
“小茜,你覺得怎么樣?我感覺和我想象中的不大一樣啊。有為,回去咱們鳳凰集團、太初集團,也要整一個這樣的歷史博物館,留下企業發展的歷史記憶。企業文化這塊,我覺得是要大力抓起來。”
董有為連忙拿出小本子:“好的,井總。”
安小茜優雅的撫著耳邊的秀發,微笑著道:“是啊。”她現在負責酷派手機,她的關注點在這上面。不過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她從華為的企業文化中確實發現很多優秀的東西。
比如:有一點,華為似乎特別喜歡發獎。可以叫做“巧立名目”給團隊發獎狀。這種精神激勵的手段非常高明啊!而且,華為對職務似乎很大方。
剛剛韓妙就被問道,且承認了的一個趣聞。那就是華為在早期發展的過程中,曾經一個部門十幾個副總裁。出去談生意的員工都是這個頭銜。名片上都印著這個。搞的外面的人摸不著頭腦:你們部門到底誰負責?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與利,華為都給員工。不得不說,華為能做到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企業,確實是有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