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和空!
田雨欣腦海回響著柳滄海的話,雖沒有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書法藝術的前路卻清晰明了。
田承安亦吁嘆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但聽柳大師這番高屋建瓴的解釋,我們幾個就少走許許多多彎路啊!”
蔣良生非常認同地道,“柳大師的半師之誼,良生會銘記在心的!”
柳滄海淡淡地微笑著道,“我只是分享下自己的拙見,哪敢當蔣會長的半師之誼?當作普通的書法交流就行了!”
彭振業極其認真地道,“良生說得沒錯,柳大師沒有半點藏私,把自己的領悟傾囊相授,單單是這份心胸氣概,就讓我等敬佩啊!”
柳滄海頗為無奈,他也想低調一點,奈何實力不允許啊!
蔣良生、彭振業還要回市里,在落日峰再逗留了一會兒,就和田承安、田雨欣下山了。
他們盡管沒有完成拉柳滄海加入市書法協會的目的,但是卻特別充實心里對此行的結果也極其滿意!
人走了。
青山依舊在,青牛依舊在。
柳滄海騎著青牛出門,任由青牛選地吃草,他則喝著半壺桃花醉,欣賞著雨后的晚霞,心中沒有其他的事。
唯山、唯水。
夜半。
柳滄海再入三教九流系統之門。
第一排的儒教之門已開啟,門內就是傳說中的儒教傳承!
柳滄海踏入儒教之門。
一座簡陋的屋子內。
柳滄海和一人相對而坐。
那人臉盤天圓地方,國字臉額頭很寬,長相寬和帶著嚴肅,目光迥然光芒犀利,端端一派宗師風范!
柳滄海半跪在蒲團上,恭恭敬敬地向那人問道,“敢問夫子惡乎長?”
那人笑道:“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柳滄海又問道,“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那人撫摸著自己的胡須,意味深長地道,“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
柳滄海聽那人講完,就退出了儒教之門,腦海多了本儒教功法。
《浩然養吾經》!
體驗人生中那位給他講道的人顯然就是儒家亞圣孟子了。
“請宿主從體驗人生中選擇一項物品,桌子、蒲團、陶罐……”
蒲團!
柳滄海確定選擇蒲團后系統的倉庫里多了個蒲團。
他腦海里多了有關蒲團的信息,這個蒲團是亞圣孟子使用過的,可以輔助修行儒教傳承功法。
月光從窗戶照進來,銀輝灑在床前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