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滄海從系統取出蒲團,把蒲團安放在月光下,坐在蒲團準備修行。
《浩然養吾經》的內容就是體驗人中孟子給他講解的。
不僅有亞圣親自的講解,而且還有亞圣蒲團輔助,柳滄海輕輕松松就入門了。
《浩然養吾經》中認為有的人泥宮丸中存有先天正氣,就像有時候形容一個人很正直會說此人眉眼間有股正氣,但是隨著人慢慢長大有的人眉間的正氣慢慢消散了,而《浩然養吾經》中講解的就是壯大這股先天正氣的修行方法。
紅日初升。
柳滄海修行了半宿《浩然養吾經》,早早地起床后依然精神抖擻,騎著青牛背著一個竹筐出門。
竹筐里裝基本儒家經典和道家經典,都是上次去縣城在新華書店買的。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出自莊子《南華經》的第一卷逍遙游。
莊子說北冥那里有一條魚,叫做鯤魚,這個鯤魚有多大呢?不曉得有幾千里大。這個大鵬鳥的背有多大?不知其幾千里也。比原來是魚的時候還厲害,鳥背就有幾千里,還沒有算兩個翅膀。那兩個翅膀一張開啊!像天上的云一樣,把天的兩邊都蓋住了……
柳滄海坐在青牛背上讀得津津有味,青牛埋頭吃草也吃得津津有味。
按照系統開啟身份的規律,只要他專研道教到一定程度,就有機會開啟道士之門,甚至開啟道教傳承之門。
柳滄海之前就非常喜歡莊子,并非為了開啟道士身份之門,而專門來讀《南華經》的,只是他確實想讀《南華經》!
中午回到雜門院子里。
柳滄海又讀起儒教經典來,郎朗地讀書從院子里傳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柳滄海讀的是《孟子》。
他曾經在體驗人中坐著聆聽孟子講道,《孟子》的內容初高中的語文里也學過。
擁有道義的人有很多人相助,失去道義的人又很少人幫助。有很少人幫助到了極點,連父母妻子兄弟都背叛他;有很多人幫助到了極點,整個天下的人都歸順他。
魚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假如兩樣不可能同時得到,就舍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希望擁有的,道義也是我所希望擁有的;但假如兩樣不能同時兼顧,就犧牲生命而堅持道義。
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擔子加給這個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勞累,使他的肌體受饑餓,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干擾、被打亂,以此來使他心理受振動、性格變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
柳滄海再次讀了多遍后,卻有許多前所未有的領悟。
山中歲無歲月。
轉眼間過去了半個月。
柳滄海隱居在落日崖癡癡地讀書,沉迷在儒教經典、道教經典里,再有時間就背著畫板滿山的畫畫。
國畫技能終于提升到神乎其技,泥宮丸中浩然正氣壯大了許多!
這一天。
柳滄海正讀著《沖虛經》,耳邊響起了系統提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