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也就是說需要到兩點才行!
其他人可能很難熬,柳滄海卻無所謂,他上次在桃花林里讀《孟子》,進入了一種玄奇的狀態后,他又多了一項一邊讀書,一邊默默修行《浩然養吾經》的本領,而且兩者似乎是相輔相成的,他讀書的時候修行《浩然養吾經》的速度要比平時快一些,而他修行《浩然養吾經》的時候,讀起書來思維靈敏精神抖擻!
夜靜山空。
青牛趴在茶場的空地上,柳滄海在房間里讀書,同時修行《浩然養吾經》。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
……
柳滄海讀的是《論語》,郎朗的讀書聲響起,可惜只有青山能見。
他之前讀的《孟子》主要是記錄孟子的思想,而《論語》則是記錄孔子以其弟子的言行。
“吾日三省吾身”,基本上每個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忘了這句話是誰說的,甚至有些人只要看到這種,就以為是孔子說的,其實這句話是曾子的名言,強調儒家內省、修養,他自己也以此嚴格要求自己,告誡人們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謹慎。
第二句是講怎樣對待學習的問題,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處不求安寧,勤勉敏捷地做事,謹慎地說話,又能經常向有道的人學習來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可算是好學了。
孔子對學習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不停地學少說話多做事,顏回身處陋巷簞食瓢飲,卻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三句是講的‘仁’!
所謂“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能夠就眼下的事實腳踏實地一步步去做,可以說是實踐仁道的方法。
孔子的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不喜歡有好的生活環境,他為的是向各國統治者推行自己“仁”的思想,實踐自己提出的“仁”。
仁德的起源和推廣都要從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再推己及人,彰顯仁德。
……
柳滄海之前讀《孟子》的時候,領悟到讀書在精而非是多,所以一直反復讀著《論語》。
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半夜兩點。
柳滄海精神狀態依然很好,茶葉也發酵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殺青’!
所謂殺青,就是利用高溫,殺死葉細胞,停止發酵的進行。
殺青有三種方法,一是用炒的方式,稱為炒青,二是用蒸的方式,稱為蒸青,三是用烘的方式,稱為烘青。
柳滄海采用的事炒青,炒鍋加熱后,把茶葉到在里面,用手在炒鍋里翻炒、揉捻茶葉。
等茶葉表面有油光的時,靜置一會讓他回潮再過火,反復三次后才算完。
最后一步就是烘干。
柳滄海把炒好的茶葉在烘干機上烘干,然后把茶葉分成一大一小兩份,用專門用來包茶葉的紙把茶葉包好。
出自體驗人生的秘制烏龍茶就大功告成了!
柳滄海帶著包好的大分茶葉騎著青牛回山,小的那包留給了柳興旺、肖紅霞,畢竟茶葉、工具什么都是他們的。
走到山路上時。
東方迸射出第一縷曙光。
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