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恩得把皮球撥到謝輝腳下后,便獨自朝前場跑去。
日本隊仗著人數上的優勢,幾秒鐘的時間里就有五名隊員越過中線。
然而孫堅軍腳弓一推,皮球穿過二十多米的距離,直接滾到了右邊路謝輝腳下。
謝輝得球后沿著邊路帶球飛奔,一時間竟然突破日本隊兩條防線。
“拉德這是要干嘛?讓謝輝去底線起球?”電視機前的戚誤生皺著眉,他有些不理解拉德的做法。
謝輝的頭球攻門在亞洲區都是有名的,在戚誤生看來,謝輝的搶點頭球拱門是國奧對日本隊僅剩的威脅了。
但現在謝輝跑到邊路充當突擊手,這在戚誤生看來無異于自斷臂膀。
戚誤生想的沒錯,謝輝不是一個盤帶型選手,但不代表他的速度不快。
一米八五的大長腿讓他跑起來后健步如飛,很少有日本隊員能跟上。
轉眼間,謝輝便來到了底線前。趁著日本隊員還未跟防到位,直接兜起一腳,將皮球踢向中路。
此時日本隊禁區內只有兩名防守隊員,就在兩名隊員打算頭球解圍時,一道白色身影突然閃出,沖在鈴木秀人之前,狠狠地將皮球頂向大門。
門線上的川口能活下意識抬高右手,將楊辰的頭球沖頂擋出了底線。
國奧獲得了下半場第一個,也是全場比賽第二個角球。
身材并不高大的川口能活官方身高只有179,甚至比歐楚良的185還要矮。
矮個子門將在對待高空球時不是特別占優。
川口能活的彈跳不但不是特別好,甚至國奧的角球都是朝球門外旋轉。導致川口只能站在門線上,等待隊友解圍。
經過中場15分鐘的休息,少一人的國奧在下半場開始階段對日本隊的球門展開了一連串的進攻。
不過這對日方教練組來看,無異于是垂死掙扎前的回光返照罷了。
“喲西,只要將中國隊的這波進攻防住,接下來的比賽依舊會被我們掌控!”
在日方教練員的指揮下,日本隊暫時全線收縮,專于防守。
而國奧的進攻也被懂球的人看出了端倪。
拉德的指示并不是謝輝變成突擊手這么簡單,而是利用謝輝的體型和速度,制造前場定位球。事實上,譚恩得、和楊辰得球后若有機會,也會沿著就近的邊路朝前飛奔。
下半場開場10分鐘,國奧便獲得了5個角球和一個靠近底線的定位球。
看著皮球一次又一次地像導彈一樣飛入禁區,看臺上的日本球迷不禁擔心起來。
不過國奧的進攻只是暫時性的,畢竟場上少一名球員。
在猛攻了十分鐘未果后,國奧隊員開始節省體力,主動放慢了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