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袁為民后,歐楚良又在許副主席家寄宿了幾天,便跟著陸續集訓的國足在一起訓練。
國內聯賽還在進行,所以國足每次集訓都是半個月左右,并且也大多是和當地的小球隊踢一些業余賽。
歐楚良作為隊上年齡最小的球員,并沒有因此而受到特殊照顧。相反,關于國字號球員的所有標準,歐楚良都一一完成,并且盡可能地打優。
再加上歐楚良扎實的門線技術,如果不是年齡和資質擺在那的話,戚誤生說不定就力排眾議,把歐楚良直接任命為一號門將了。
但首發門將江洪并沒有太大過錯,再加上高大的身材和長時間的守門經驗,戚誤生沒有理由去把他換下來。所以等到球服發到手中時,1號球服發給了身材更高達的江洪,大連萬達的替補門將韓文海拿到的是22號,歐楚良則選了一個沒人要的20號。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國內和國際上的賽事也陸續地進行。
對于亞洲各國來說,在奧運會和亞洲杯之間,最值得關注的就是亞青賽了
10月20日,國青在第三十屆亞足聯青年錦標賽小組賽中,在韓國水原2比1小勝日本。
連日本都贏了,接下來的小組賽便變得順暢起來。
10月22日,2比1小勝印度;10月24日,5比2大勝卡塔爾;10月26日2比1小勝敘利亞;唐朋舉率領的國青以小組賽四戰全勝的成績晉級四強。
10月29日,在同阿聯酋的半決賽中,國青再次以5比1的成績大勝對手。
這樣傲人的大比分讓媒體和球迷們信心爆棚,雖然是客場作戰,但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在最后一場決賽前都高聲喊出兩個字:“破韓!”
就在球迷和媒體們以為國青會繼續高歌猛進時,10月31日,東道主韓國隊在漢城舉辦的決賽中,3比0輕取國青,為國青的連勝劃上了休止符。
國青的連勝戛然而止,3比0的大比分失利猶如一盆清水一般澆在球隊和球迷頭頂,“恐韓癥”三個字再次縈繞在國字號隊員心頭。
國青失利,國足也跟著遭殃。
一個月前首屆中韓對抗賽,國足3比1失利的比賽再次被媒體翻找出來,大做文章。
在有心人的利用下,民間甚至掀起了一波反足協**。首當其沖的,就是戚務生率領的國足。
甚至有媒體揚言,本屆亞洲杯淘汰之日,就是戚務生卸任之時。
伊爾比德慘案之后,施拉普納黯然下課;在民間此起彼伏的呼聲中,本土教練戚誤生領銜上任。但是媒體和球迷們似乎忘性很大,幾年前在他們叫囂中被提拔起來的本土教練,此時再一次被他們狠狠踩在腳下。
10月中旬,第十一屆亞洲杯抽簽儀式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由亞足聯秘書長維拉潘主持。
按比賽規程,12支參賽隊分為三組,小組前兩名進入四分之一決賽,成績最好的兩個第三名也將獲得八強資格。
根據各隊在國際足聯及亞足聯舉辦比賽中的成績綜合評定,12支球隊被劃分為四檔。
位列第二檔的國足被分在C組,同組對手為第一檔的衛冕冠軍日本、第三檔的敘利亞以及第四檔的94年亞運會冠軍烏茲別克斯坦。
本來按成績烏茲別克斯坦應比敘利亞排名更高,但敘利亞和科威特都拒絕與伊拉克同場競技,結果亞足聯就把這三隊全部劃到了第三檔。于是乎國足就被分到一個“死亡之組”。在媒體的鼓吹下,出線幾率堪憂。
11月初,國足公布了最后一次集訓名單。雖然入選24人,但最終還是要淘汰掉4人,才能確定出席亞洲杯最終名單。
這次的24人中,最令人矚目的并不是年僅19歲的小將歐楚良。而是另外一位剛剛從亞青賽戰場上過來報道、同樣19歲的孫技海。
孫技海在剛剛結束的亞青賽中再次大放異彩,出任右邊為的他6場比賽斬獲5個助攻1粒進球,不但能頻頻通過右路給對手制造危機,在防守上也做到滴水不漏。
并且,在剛剛結束的甲A聯賽中,大連萬達以12勝10平積46分奪冠,將聯賽不敗的戰績保持到34場。而孫技海,正是大連萬達的主力球員!
這樣一位攻守兼備的人才,風頭一至蓋過了守門員歐楚良。
據《京城足球報》報導:孫技海已被專家視為21世紀中國最佳后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