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意大利因此被淘汰出局,球迷們或許會恨上歐楚良;但現在意大利依舊是小組第一,歐楚良的表現,就足以折服這些挑剔的意大利球迷了。
相較于國外,國內的聲音更多,但卻更加統一。
從南到北的體育媒體加班加點,終于在凌晨六點左右印刷出第一批熱乎乎的報紙。所有報紙均采用同一個標題:我們出線了!
清晨,當第一個上班族拎著公文包,睡眼蓬松地走向公交車站時。隨手掏出一塊錢,在街邊的小攤買了第一份報紙。
當他看清楚幾乎占據四分之一版面的五個大字,一瞬間睡意全無。
他顫抖著往下看去,四支球隊三場小組賽的數據赫赫在目。B組的中國隊三戰皆平,赫然排在小組第二的位置。
“我們又平了?”
“平了也TM能出線?”
“我滴個親娘嘞!我們真的出線了!”
一瞬間,這個默默無聞的上班族體內的興奮基因一下子被點燃。他扯掉領帶,解開扣子,穿著一雙老人頭的皮鞋,沿著馬路牙子飛奔著。
“我們出線了,我們出線了啊!”
男人跑到電話亭,掏出兩塊錢拍在柜臺上,然后依次給鄉下的親戚們打著電話。
一瞬間,中國隊晉級十六強的消息飛遍大江南北,就連江西大山里的客家人,也都洋溢著笑臉,慶祝中國隊晉級十六強。
在這個法蘭西之夏,足球在一瞬間成為了全國的話題。
你可以見到,大街小巷的每個人幾乎人手一個足球。
這些踢足球的人不但占據了野球場,空地,甚至連籃球場都是踢足球的居民。
兩塊石頭,兩個書包,就是一座球門。
簡簡單單地一片小空地,就有一群少年追著皮球飛奔。
馬路上會經常看到一只皮球從一旁飛來,不少人家的玻璃也經常被黑白色的精靈砸碎。但人們就是這樣樂此不疲,似乎把足球看做生命一般。
學生們的書包里不是小浣熊的球星卡,就是當天買來的體壇周報。稍微“富”一點的,甚至連足球報也會購買。
所有人都踢球,懂球。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足球,那么你一定和社會脫節,被同學們所孤立。
甚至在這時節,體育圈還流傳了一個“鄙視鏈”。
踢足球的看不起打籃球的,打籃球的看不上打乒乓球的。
當所有人都樂于用腳來玩球時,這個國家的足球水平,才會有顯著的提高。
鑒于中國隊破天荒地殺入十六強,中國足協臨時決定,給予每名球員十萬元獎勵,不分主力和替補。每多踢一場,加獎3萬元。也就是說,22名隊員至少有13W元的收入進賬。
并且健力寶、飛利浦、旭日升、萬達等十多名國內知名企業也都聯合發文,如果中國隊可以戰勝巴西再進一步,他們會集體為中國隊送出一個意想不到的大禮!
當榮譽和金錢掛鉤時,遠在法蘭西的中國隊員也都一個個興奮得像打了雞血一樣睡不著。
似乎擋在面前的巴西隊,也變得不再那么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