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總是和我們談起范德薩。”歐楚良在接受江湖-足球網的采訪時笑道:“他經常說范德薩這樣做,范德薩那樣做。”
作為荷蘭國門,96年歐洲杯賽場上范德薩在和瑞士比賽中得到對手的角球后,用一腳精準的大腳球直接助攻博格坎普完成進球。短短一秒鐘的表演,范德薩讓就讓門人看到了所謂現代型門將——不禁需要提前清除對手的進攻威脅,還能主動參與到本隊的進攻發起當中去。
也正因如此,歐楚良在隊內得到了很大的照顧。
漸漸的,霍克不僅在他的喊話中提到范德薩,也經常提到歐楚良的名字。因為上賽季,歐楚良在那不勒斯就是經常用這樣的方式幫助球隊發動反擊的。
無論門將們如何拒絕,他們也開始覺得霍克沖自己嚷嚷的時候說的好像是對的。
比如霍克經常提醒門將們注意腳下技術,阿比亞蒂曾經抱怨道:“我又不是馬拉多納,腳下能力肯定要差一些!”
但當看到歐楚良嫻熟地完成霍克制訂的任務,又看到霍克那張輕蔑地笑臉時,阿比亞蒂和羅西等人又不得不繼續埋頭照做。
年輕人渴望學習,像喬治、阿比亞蒂一直相信教練是為自己好。在情緒高漲的時候,年輕人很少會看到不利的一面。尤其是喬治,他覺得能在米蘭效力實在是太棒了,在別的地方他從來沒學到過這么多。
但對羅西來說,這一切卻顯得那樣難以克服。
無論是更靠前的站位,還是更嫻熟的腳下技術以及更為精準的傳球,對一名三十四歲的老將來說,這就像92年之后國際足聯突然規定門將不能用手接隊友的故意回傳球一樣艱難。
誠然,羅西的守門技術是頂尖。但在這個足球高速發展的年代,他的“自動更新”功能越來越緩慢,已經開始慢慢被時代淘汰。
或許扎切羅尼和霍克這一套并不能在米蘭取得成功,也或許他們這些所謂“先進”的戰術理念只會在米蘭曇花一現。但不管怎樣,這賽季對米蘭來說尤為重要。貝魯斯科尼已經做出決定,米蘭改革路上已經無人可以更改。
在同頭號競爭對手的競爭中,歐楚良的戰略目標十分明確。
先團結威脅更小的年輕人共同對抗威脅更大的老將,然后在用更優秀的能力和水平讓年輕人為自己折服。
歐楚良的第一步做的很順利,無論霍克和扎切羅尼有什么要求,他都會第一時間積極照辦,然后盡可能地做到最好。
在歐楚良的帶動下,阿比亞蒂和喬治也憑借年輕的身體和頭腦以及高漲的學習態度完成指標。
最后,老將羅西總是在霍克催促的聲音中不情不愿地完成這些他看來并不重要的訓練。如此一來,羅西在教練組的心目中印象自然會更差一些。
“我早就注意到,歐有著非常好的態度。”霍克也開始在采訪中稱贊歐楚良,“他非常渴望成功,并且愿意接受一切批評和建議。”
“有這樣的隊員在隊內,其它隊員總會變得很勤快。”
很快,在維羅納舉行的一次錦標賽,被看做是新賽季前重要熱身。
按照計劃,賽季前的熱身賽足夠讓四名門將輪番出場一次。
在3比4不敵赫拉斯維羅納的比賽中,羅西的表現總讓人感到信心不足。尤其是在處理邊路傳中時,球迷們總是害怕老將會再次出現黃油手,露給對方一球。甚至還有一次羅西將原本要偏出球門的射門撲了一下,結果送給對方一個角球。這樣的表現以及最后的比分,球迷們最多只會給一個及格,這還是看在羅西以往功勛的面子上。
如此一來,球迷們對其它三名門將的表現就更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