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硯南把那首駱幸川寫的校歌《無邪》當場唱了一遍。時間太短,他來不及準備其他才藝,網課老師也說,只要把這首歌唱好就夠了,多少專業歌手,一輩子也就靠一首歌吃飯。
聽完這首歌,在場老師和其他考生都有些驚訝,
那個女老師問,“原來這首歌的原唱是你?!”
岑硯南說,“是的,我在八十七中的運動會上曾唱過一次。”
《無邪》被八十七中學生自主發布到網上后,迅速躥紅,不少抖音視頻都以它作為背景音樂,如此循環播放,大家基本上都聽過。
若問誰唱的?誰彈得琴?唱歌的歌手長什么樣?卻沒幾個人在意,如今大家聽歌,好聽就行了!細節不重要。
但當原唱真出現在自己面前,每個人心里的感受又不一樣了。
圍繞這首歌,面試老師饒有興趣的有問了岑硯南幾個問題,岑硯南一一作答,他在心里很慶幸當初聽駱幸川的建議,與他合作這首歌。面試老師反復提到一個詞“代表作”,想不到他也是一個有代表作的人了!
他沒有忘記駱幸川的恩情,對老師們說,“《無邪》詞曲作者駱幸川現在也在這里藝考,他考的是美術類專業。”
幾個老師互相對視,眼里都若有所思。
第一環節,岑硯南算是碾壓同組另外五個人。
第二環節是多人小品,題目是“扶不扶”。
六個人要以這個題目表演一個5分鐘的小品,具體情節如何?戲份是否均等?誰是主演?這些問題都得由他們自己考慮。
一個男生飾演摔跤的老大爺;兩個女生,一個飾演扶他的好心人,一個飾演她的隨行閨蜜;一個男生飾演警察;還有一個女生飾演老大爺的女兒。
或許是岑硯南剛才風頭太過,另五人故意孤立他,讓他飾演一個沒什么存在感的路人。他沒有和他們爭執,他知道自己即使反對,也不是五個人的對手,還會影響自己在老師心里的印象。
六個人才串了一遍劇情,老師就通知他們時間到了。
他們只能硬著頭皮上場。
排練的時候,大家商量得好好的,一到實戰就全亂套了。
每個考生都試圖搶戲,在老師面前多表現自己,多說幾句臺詞。
考場是生死場,時間只有五分鐘,表演爆發力很可能是一瞬間的就足以決定勝負,誰也不會傻到把機會讓給別人。
岑硯南看到飾演老大爺女兒的女生突然“哇——”的一聲,嚎啕大哭起來,扯住被冤枉撞人的好心女生的衣服,聲音尖銳高亢說,“你們不準走,不準走,撞了人,還想像沒事兒人一樣?今天不給我們一個說法,不給我爸賠錢,你們休想離開這里!”
她的演技爆棚,過于真實,又過于夸張,弄得其他考生都措手不及。
被扯住衣服的女孩一下子都呆住了,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么搭話。
岑硯南眼前忽然閃過他媽媽潑婦罵街的架勢,然后反應極快的上前一步,用力拉開兩個糾纏的女孩,指著老大爺的女兒,大聲呵斥,“我親眼看到你父親自己摔倒的,人家小姑娘好心好意扶他起來,卻被你們倒打一耙,好一個不要臉的糟老頭子和不要臉的小蹄子,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幾個面試老師撲哧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