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周,明年的這個時候,你可得為島上帶來些新氣象。”
“沒得說,一定不會讓鄉長你失望。”
不久,司儀宣布典禮開始,鑼鼓聲中,以周保忠為首的八個漁民,抬著整豬整羊,沿著紅地毯走上臺。
剛剛眼圈有些紅的他,現在是興奮得臉有些紅,臺下的黃阿珠也一樣,拉著兒子眉開眼笑的。
這比原來還要好,原來彩排的時候,周保忠是在左邊后面,現在換到了前面。
周晨有些佩服,能做到這樣沒心肺的,也是種本事,值得學習。
跟著,二爺開始念祭文,本地話念的,還遵循著獨特的韻律,有些類似電視上的一些老夫子吟哦的樣子,“維公元204年8月23日,歲次甲申,序屬仲秋……”
周晨每次聽這個,都忍不住激動,對漁家的孩子來說,每到讀這祭文的時候,就意味著即將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收獲季。
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的日子是否好過,主要就看接下來的這些天。
鄭國民完全聽不懂祭文究竟說的是什么,但他同樣激動,是這個味,就是這個味。
其它那些開漁節上的祭文,是能聽得懂,但聽起來就像是三流的演員說著蹩腳的臺詞一樣,讓人只想按快進。
這里這樣的才純粹,才正宗。
…………
周晨一屁股坐在行李箱上,還四處按著,方紅霞才勉強把拉鏈拉上,“別不耐煩,我和你爸要帶的東西更多。”
要帶的東西當然多,因為接下來,你們要籌備在市里辦廠。
周晨覺得自己有些作繭自縛,叫你秀,這下好,爸媽接下來真的得在市里常住,計劃中自在逍遙的小日子,還沒開始就宣告結束。
“先回家把東西放好,該放到冰箱里的別忘了,給同學準備的那些也別忘了,”
“知道,”周晨有些不耐煩的說。
也就是一兩年前,表現得有些傻的時候,很喜歡老媽的嘮叨,但沒過多久,就又故態萌發。
可見,有些事怕是再重來幾次,也改變不了。
“你身上還有錢嗎?”方紅霞問。
周晨一下子警惕起來。
見他那個樣子,方紅霞頓時就是一巴掌,當然,肯定不重,“你以為我還惦記著你口袋里的那點錢,給,拿著,”
周晨很驚訝但飛快的接過那三張百元大鈔,這幾年,老媽你給零花錢,可很少這樣大方過。
“我和你爸得在島上呆兩天,中間還得去趟縣里,你那邊,寢室同學的家里不是經常給你們送菜,你也不能總是吃別人的,在學校旁邊找家好點的餐館,隔天打個電話也讓他們送點什么你們喜歡吃的。”
“記住了老媽,”周晨看著走過來的老爸,向他展示收到的錢,“爸,你也要給嗎?”
方紅霞又揚起手,“我給你一巴掌要不要,快走,別讓他們等。”
周鎮海拉著行李箱送兒子去碼頭,在路上突然問,“聽你們教導主任說,你在學校,好像不是太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