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想的一點沒錯,事情就是這么個事情。
哪怕是他提出了創辦生鮮公司的想法,哪怕是他搭起了生鮮公司系統的框架,哪怕是他通過為明星商拍,已經有了上億的身家,都沒有這一次,嘉盛如此急切的希望投資他創辦的另一家互聯網公司,對亓子康這個互聯網人的沖擊更大。
因為,對亓子康來說,想到做生鮮的人,肯定不是一個兩個,他之前也不確定,生鮮網的系統框架,就真是出自周晨的手筆,這年月,只要有錢,不愁找不到人碼出那些來。
而周晨在攝影領域的成功,則更是讓亓子康覺得,在商業上,周晨應該很難有大的成就。
道理很簡單,從來就沒有一個藝術家,同時還會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就是以他自己為例,因為后來傾向于管理,所以他原本基礎還不錯的專業水準,現在已經淪為一般水平。
人的精力和能力,就是有限的,很難同時在兩個不同的領域成就出色。
優秀的藝術家和優秀的商人,就更是難以同時兼顧,因為一般而言,這兩個身份,明顯會有沖突。
但這次的事,讓他十分確信,周晨在編程方面的專業水準,至少非常優秀,當初的那個框架,就是他個人搭建的。
同時,在互聯網領域,周晨能先后有兩個這么不錯的想法,似乎也可以認為,在商業領域,他同樣有著不錯的眼光。
所以,聽聽,又有什么關系。
“我個人的意見是,東海生鮮,現在是不是已經沒有當初剛成立時那股銳意進取的勁頭?”既然關系有了突破,周晨也就說得比較直接,“我想亓總你應該清楚,對我們這樣的公司來說,擴張,應該是最重要的基因。”
亓子康看著周晨,有些震動,又有些有很多話想要說的樣子,但最終沒開口,靜靜的等著周晨把話說完。
“當然,這其中也有很難把握的點,就是如何避免把擴張變成冒進,因此對操盤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快速擴張的同時,還要能保證相應的穩定的收益,”
“但這樣的問題,也是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才會出現,而現在,”抱著手侃侃而談的周晨看向亓子康,“我看生鮮公司這邊,走的是穩扎穩打的路子?”
“在東海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就迅速在其它城市復制這一套的想法,是不是早就拋到了腦后?”
“亓總你應該清楚,在地球都成為一個村的時候,在互聯網領域創業,還指望能偏安一隅,那是不切實際的,抱著那樣的想法,那不如趁早……”
他看了亓子康一眼,把后面的話咽了回去。
見他真的停了下來,亓子康才也是過了一會才說道,“周總,我真希望,你能和幾位股東,包括你爸爸,也說說這些話。”
“我何嘗不明白這些,可是,董事會的意見就是,先確保在東海市站穩腳跟再說其它啊,而他們所謂的站穩腳跟的主要指標,就是要有可觀的贏利,”
“你不知道,從去年到現在,為了這個問題,我和他們談過多少次,可是,有用嗎,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