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勝之法事件并未平息,甚至皇帝后宮中也查出有妃子使用紙人厭勝之法詛咒皇后與太子。
皇帝暴怒,下令徹查,但依然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于是朝廷下令,天下若有人使厭勝之法,發現之人可前往衙門檢具。
可數月之后,厭勝之法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整個天下幾乎處處有人用厭勝之法詛咒他人。
主角此刻心中的那根刺越扎越深,于是他申請繼續追查那道士。
朝廷應允了。
他這次直接前往法若寺,在以武力震懾住那些和尚之后,他從方丈的口中終于問出了一個有用的消息。
其實這厭勝之法并不是法若寺發明的。
這是他們隔壁一座名為玉蘭觀的道觀發明然后他們法若寺改進的。
因為在同一座山脈里,因此這佛道兩家爭奪香火爭奪的很兇。
玉蘭觀香火不如法若寺鼎盛,便編了個謠言說法若寺的和尚擅使妖法,他們會使法術吸收香客的精氣神。
法若寺干脆將計就計,進一步發明了紙人厭勝之術拿來售賣。
因為他們說是寺廟,實際上是江湖門派。
因此紙人售賣給香客之后,他們便會在替對方寫上想要詛咒的人名字之后,悄悄去除掉目標,借此證明厭勝之術的真實性。
時間長了,法若寺的香火反而更鼎盛了。
至于說紙人厭勝之術......這世上,自然是沒有什么厭勝之術的。
主角急忙去隔壁道觀查看。
經過一番物理說服,道觀允許他查看資料。
但他們堅稱自己完全不知道什么厭勝之術。
然后主角靈光一閃,就去查看道觀道士的身份。
然后他發現了一件事。
那個寧羅鎮所在縣衙的縣令,是從這玉蘭觀還俗下山的道士!
一道靈光閃過,主角回到了寧羅鎮,徑直去尋那縣令。
到了之后,他發現縣令好整以暇地待在家里,似乎早就在等他一樣。
一番交手過后,縣令身受重傷。
彌留之際,他說出了全部真相。
原來,根本沒什么道士。
只不過是他早就看那欺男霸女的西門員外不爽,但又因為那西門員外背后靠山的存在,所以對他無可奈何。
俠以武犯禁,他身為縣令,自然不可能仗著武功去殺人——況且他也沒想舍棄掉自己這好不容易經過科舉考試得來的官身。
于是他借用在道觀之時聽別人提起過的“厭勝之術”,易容成一個老道士策劃了這一場謀殺。
說罷,他便引頸就戮。
主角放過了他,并且沒打算把此事上報。
因為當這一切串聯起來之后,他發現了一件極為可怕的事情。
這件“厭勝之術案”,并沒有源頭或者犯人。
或者說,那些已經不重要了。
在朝廷親自下場表示強烈打擊厭勝之術后,“厭勝之術”已經傳遍了天下。
這似乎成了一種工具,或者它真的成了一門“法術”。
如果說一開始,百姓對此事只是猜疑和恐懼,那么在朝廷認真開始清剿之后,事情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普通老百姓,修煉出了他們以前不曾學到的“法術”。
比如張三跟李四有怨,于是提前準備好寫著自己名字的紙人以及剪刀埋在李四家墻角,然后去官府舉報......
李四欠張三銀子沒還,張三天天上門催債且罵罵咧咧,李四怨恨之下,也這么整一手誣陷張三......
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武功的普通老百姓似乎忽然學會了“法術”。
對那些受到壓迫的人來說,“法術”為他們提供了報仇的機會。
對害怕受到傷害的人,“法術”為他們提供了盾牌。
對那些心術不正的人,“法術”為他們提供了獎勵。
主角忽然冷汗浸透了后背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