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朱婉還掌管著慈安堂和一個小型的醫藥研究所。
秦漢良知道藥廠的存在,但不清楚賬目的具體情況。
他知道朱婉賺錢了,卻不曉得賺了多少。
這時候,天涼片已經賣到了全國各大城市,每個月的收入高達五萬銀元。
對于大水一樣流淌進來的錢財,朱婉早已經麻木了。
她只對治病救人感興趣,對錢財沒有太多的想法,恨不能壓低價格,將“天涼片”賣給每個病人。
隨著秦笛一天天長大,話語權逐漸提升,朱婉開始放權,將經營藥廠的事交給他去管。
她給兒子請了兩個保鏢,然后任憑他隨意折騰。
她并不知道,這些年里,兒子一直在潛心修煉,身體發生了質的變化。
秦笛修煉的真氣逐漸增多,聚集在拳頭上,能一拳擊碎鵝卵石,散布于皮下,則形同于金鐘罩鐵布衫,如果跟人交手,十來個大漢近不了身。
然而他從不展示自己的功力,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境界太低了。
1912年2月12日,裕隆太后代替皇上溥儀,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授袁世凱全權組閣臨時政府。3月10日,袁世凱在上京正式出任臨時大總統。參議院遷往上京。5月臨時參議院決議,國會采用兩院制,分成參議院和眾議院。
這時候,秦笛依然自由自在,沒有去上學。他將主要精力放在醫藥研究所。
研究所聘請了五個人,兩個化學家,一個生理學家,一病理專家,還有一個細菌學家,再加上朱婉這個醫生,和秦笛自己,總共七個人。
生理學家和病理學家另有專職工作,他們是圣約翰大學的教授,只在業余時間前來研究所。
也就是說,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員只有三位,分別叫黃仁茂,張謙倫,洪世寶,都是年輕人,國內培養的大學生,沒有留過洋。但凡留過洋的人,一個個心高氣傲,也不會來這個小型的研究所任職。
秦笛跟他們簽了五年的協議,第一年的月薪150大洋,以后每年增加10%,但沒有研究成果的署名權。
三人大喜,欣然同意,因為這算是極高的工資了,換到別處,連一半都拿不到。
要知道,這年月的平均薪水很低。1912年魯迅從日本回國,每個月的工資只有30元!他可是留過洋的!
至于說不能署名,那也無所謂了!
雖然說做研究很辛苦,但是誰能保證,三五年內,就一定能出成果呢?
想出成果可不容易!這是在落后的舊中國,一窮二白,兩眼一抹黑,溫飽都成問題,缺乏科研文獻,資料都查不到,連跟隨國外的新科技都很難,還怎么敢奢談創新呢?
所以說,對于這些研究人員來講,這家小型的研究所很值得懷疑,搞不好運轉一兩年就關停了呢!
有人在心里琢磨:“關就關了唄!我簽的又不是賣身契!只要在這里干一年,賺1800大洋,就該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