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春,秦笛再一次離開家,開始了遠行。
他走了很多地方,黃山、九華山,大別山,泰山,華山,天臺山,雁蕩山,武當山,九寨溝,神農架……一則考察當地的靈氣,尋找傳說中的仙山福地,二則了解道觀、佛寺中,還有沒有修真人,特別是筑基修士、金丹真人和元嬰真君。
一路行來,他發現了一些有靈氣的地方,可惜靈氣都不夠豐富,用來短期修煉還行,沒辦法長期隱居。
但他并沒有死心,覺得自己功力不足,慧眼還沒有開,所以找不到隱藏的洞天。
五月二十日,他在武夷山中采集到一堆黃精,分明帶有著很濃的靈氣,比藥店里賣的老山參強百倍!同時他還發現,周圍的靈氣也比別處豐厚一些!
秦笛精神振奮,猜測仙山福地就在附近。可是他瞪大眼睛找了半個多月,最后也沒有找到。
“奇怪,怎么找不到呢?難道說被古仙人封閉了?”
迫不得已,秦笛背著一大包黃精,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武夷山。
隨后他經過一番輾轉,途徑嘉興南湖,又有了新的發現,在小小的湖心島上,竟然有不菲的靈氣。
秦笛精神振奮,在島上走了一圈,發現這里有煙雨樓,清暉堂,孤云軒,鑒亭,小蓬萊,寶梅亭等建筑。
他花了一番心思,找到嘉興縣知事張昌慶,送上一筆厚禮,詢問湖心島上樓閣的產權,若是有人想出售的話,他愿意出高價買一座棲居。
張昌慶看了看禮物,心中很滿意,說道:“我可以做主,在煙雨樓里給你留個房間,住一年半載沒問題。”
秦笛趕緊擺手:“不敢不敢,煙雨樓就算了。”
張昌慶道:“煙雨樓是縣里募資興建的,其余的樓閣都屬于私人所有。”
秦笛笑道:“我看中孤云軒了,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誰?”
張昌慶答道:“孤云軒的主人,乃是本地的大戶人家,他未必肯賣啊。”
“你且說說,若是不行,我也就死心了。”
“那人名叫王福清,做生意賺了大錢。城外有座橋,就是他捐的。”
“多謝告知,我去問問看。”
秦笛找到王福清,結果只花了八千大洋,就將孤云軒拿了下來。
既然是生意人,一切東西都有價格,除了祖宅不好賣,其余樓盤都好說。
王福清當初響應知縣的號召,在湖心島建了個孤云軒,主要為了沽名釣譽,其實建好之后,他從來沒上去住過。
他一個商人,又不是文人雅士,怎會無病呻吟,住到冷寂的湖心呢!
他沒想到,竟然有人花八千大洋,將孤云軒買下來!在他眼中,這位買家就是個傻子!因為同樣的價格,能在縣城買三進的院落了。
秦笛在孤云軒才住半個月,就到了八月二日。
這天,他緊閉房門,不敢現身。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當天下午,天氣炎熱,他忽然聽見有人敲門。
他皺著眉頭,不想去開門,可是敲門聲卻一直不停。
他不得不起身開門,發現門口站著兩個人,年紀都在三四十歲之間,一人方面大耳,發際線較高,穿著樸素的長衫;另一人臉型瘦削,西裝革履,頭上摸得油光發亮。
看見這兩人,秦笛微微舒了一口氣,心想:“還好還好,不是那位驚天動地的大神!”口里說道:“請問兩位先生有何貴干?”
其中衣著樸素的先生笑道:“小兄弟,天氣太熱了,能否討一口水喝?”
身穿西裝的人大咧咧的說道:“年輕人,麻煩你弄杯茶來!放心,我們會付茶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