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秦笛加強了對每一代菌株的管理,將其分別編號,封存在隱秘的地方。
與此同時,他在法租界徐家匯附近,買了一塊不小的地皮,開始建設工廠,準備大規模提取青霉素。工廠的外面,建了高高的院墻。厚重的大鐵門,看上去好似監獄一樣。幸虧門邊寫了幾個大字“國泰藥業”,讓人看了忍不住舒一口氣。
1923年1月2日,,孫先生發布青白黨新黨綱,分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兩部分。三民主義指民族、民權和民生。五權憲法指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檢察權、考試權。其實是個中西合璧的大雜燴。
1月12日,兩黨開始第一次合作。2月4日,京漢鐵路大罷工。3月1日,孫先生重組大元帥府。
等到1923年3月中旬,青霉素已經生產了好幾批。
秦笛并沒有急于銷售,而是將相關論文寄了出去。
論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刊登在1923年6月份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用了三十八頁的篇幅,講了青霉素的發現過程,青霉素的提取,青霉素鈉鹽的制備;第二部分刊登在英國的《柳葉刀》上,報告了使用青霉素的三百個臨床病例。論文作署名兩人,秦菱是第一作者,朱婉是通訊作者,秦笛的名字沒在上面。
論文一出來,當即引起極大的轟動。
幾乎整個世界,所有的醫生和制藥廠都知道了:諾貝爾獎金得主,大醫學家朱婉,和她年輕的女兒,研究出一種劃時代的新藥,能夠有效對抗細菌感染。
隨即,很多實驗室都手忙腳亂的開展研究,許多人滿世界尋找霉變的菌斑,設法篩選青霉菌。
只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有人完成了初步的重復實驗,證明在培養板上青霉菌釋放的物質,能抑制周圍細菌的生長。可是這些人隨后又發現,要想提取出青霉素很難!想進入臨床,需要跨越好幾道鴻溝,面臨的困難非常大!
直到此時,秦笛才開始推銷青霉素,一半賣往國外,一半在國內銷售。
因為是新藥,獨此一家,別無分店,青霉素的價格很貴,然而銷路卻很好。
這年月,有很多可怕的疾病,肺炎,鼠疫,白喉,肺結核,霍亂,肆虐歐美和亞洲,人類缺乏好的抗菌藥,不管是青霉素,還是磺胺藥,都是救命的圣藥啊。而這兩種藥物的專利,都掌握在朱婉手里!
1923年10月,相關論文發表還不到四個月,瑞典皇家科學院便匆匆公布,中國學者朱婉和秦菱母女,分享了這一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消息傳到中國,又一次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哇,了不得!中國科學家朱婉,再度做出驚人創舉!”
“這一次,不單是朱婉本人,還有她女兒秦菱,一同分享了諾貝兒獎,成為世人傳頌的佳話!”
“這是振奮人心的大事!弘揚了民族精神,應該大力表彰她們!”
“誰說女子不如男!天下男人都該感到汗顏才對!”
“朱婉先生兩次拿到諾貝爾獎!真是令人欽佩!”
“聽說秦菱還沒有出閣,年紀輕輕,就有這么驚人的貢獻,不知道哪個男人能配得上她!”
不久,大總統曹錕代表政府,通電嘉獎朱婉和秦菱,獎勵每人五十萬元!并且送來了“衛生部特別顧問”的聘書。青白黨的孫先生親自撰文登在報紙上,贊賞母女倆為“民族之精英,女性之楷模”!
隨后,朱婉將五十萬元捐獻給了災區,贏得更多人的交口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