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笛來到醫藥研究所,聽取下面的人匯報工作。
經過好幾年的研究,維生素已經獲得了突破。
他閉門不出,一連寫了幾遍論文,同時申請相關專利。
不久,這些論文在美國和英國的核心期刊發表了,美國的sce有一篇“維生素C的人工合成方法”,《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有“維生素C抗壞血酸”,“維生素C抗衰老”,“維生素C預防感冒”等多篇論文。
這些論文都是秦笛寫成,然后用朱婉和秦菱的名義發表的。
維生素C的人工合成方法有好幾種,最原始的方法喚作“萊氏法”,歷史上是由德國人Reichstein在1933年發表的。
雖然說,在秦笛的印象中,后世的維生素鋪天蓋地,他也沒指望維生素C賺大錢,但他低估了人們對于維持健康身體的熱情,以及對于維生素的種種迷信,后來單是授權金就賺了一大筆。
至此,秦家獨立經營的醫藥研究所,已經做出了十分耀眼的成績,算是功德圓滿了。至于說,后面能不能研究出鏈霉素,或者別的維生素,秦笛并沒有太高的要求。
他已經拿到了第一桶金,并不想拿更多的諾貝爾獎。中國的科研基礎太過于薄弱,先前能在磺胺藥和青霉素獲得突破,已經算是逆天之舉了!如果秦家再拿幾個諾貝爾獎,對于落后的中國未必是一件好事。
雖然如此,秦家對研究所的投入并沒有減少,依舊雇傭了上百人,堅持做各種實驗。然而在這些研究中,因為秦笛不愿再開金手指,所以很難出更大的成果。
與此同時,因為政局的動蕩,戰爭的威脅正在上升,所以秦笛開始著手建立更多的制藥廠。
他選了三個廠址,一個在重慶,一個在西安,一個在昆明。在他的計劃中,這些藥廠主要生產磺胺藥和阿司匹林。青霉素的生產依然集中在魔都,因為涉及到菌株的控制問題,若是分散到各地,容易被別人竊取。
對此,秦漢承很是不解,問:“為何要建那么多分廠?而且全部在內陸地區,距離魔都太遠了!來往都不方便。”
秦笛輕嘆道:“快要打仗了,不能不未雨綢繆。”
“打仗?誰跟誰打?”
“此事一言難盡!過幾年就曉得了。”
秦漢承并沒有阻止,因為在他看來,秦家賺的錢太多了,十輩子也花不完!既然如此,那就隨便兒子折騰就是了。
秦笛卻覺得,秦家還只是小康,算不得大富大貴,因為1925年中國GDP購買力平價大約為2500億美元,秦家的資金全部加起來也就是四千萬美元,還不到中國的萬分之二呢,換算到2020年,別說趕上馬云了,恐怕連全國前三十名都進不去!
2020年,馬云名下有195億美元,除以14萬億美元的GDP,相當于萬分之十四!中國排名第十的富豪劉強東,身家71億美元,也相當于GDP的萬分之五!
其實對秦笛來說,錢財和名譽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他莫名其妙的來到這個時代,很想給苦難深重的中國做點兒貢獻,可是偏偏受到天道約束,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只能積累點錢財,悄悄回饋于社會。
他在重慶、西安和昆明建立分廠,都只是未雨綢繆的小小備份,規模并不大。
他不需要親自去做,只要有資金,不愁找不到管理人員。
秦笛在家里才住了幾天,很快便發現,妹妹秦月跟卓青丘走得比較近,雖然沒參加工人罷工的運動,但卻在《熱血日報》上,寫了幾篇支持的文章,用的筆名是“新月”。
對此,秦笛感到有些苦惱和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