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青霉素和磺胺藥的生產,已經在加速進行中,青霉素的價格一降再降,眼看降到了十塊大洋一支,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
大赤黨的陳書清,每個月都要前往不同的藥店,以一成的價格購買十箱西藥,然后經水路送往江西、湖南等地。那些地方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戰斗,很多人負傷感染需要救治。
每一次拿到藥物,蘇區醫院的院長傅正辰都欣喜若狂。
蘇區的情況錯綜復雜,經常有醫生刨根問底:“這些緊俏的藥物,是怎么買到的?為什么每個月都能拿到?”
陳書清嚴格遵守特科總指揮的要求,不肯說出藥物的來源,只說從魔都重金購買的。
此時的特科總指揮,地位十分崇高,化名為“周翔”。
不過,周翔事務繁忙,并非常駐魔都,他在蘇區也有重要工作。
所以特科領導經常換人,主要是李勝工和錢仁飛在負責。
周翔臨走之前,交代陳書清:“領取藥品的事,只能告訴李、錢二人,除此之外,不能對第三個人說。”
陳書清也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不能一直留在魔都采買藥物。
當然,他對這件事十分小心,只要留在魔都一天,都會親自前去辦理。
他心里很清楚:“此事關系到許多戰士的生命,萬一這條線斷了,有可再也接不上了!那將給革命事業帶來多么大的損失啊!”
轉眼到了1928年的10月,又一屆諾貝爾獎揭曉了。
令秦笛感到驚訝的是,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再一次授給了中國科學家朱婉和秦菱!獎勵她們在維生素C上所做的貢獻。她們在1925年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其中包括“維生素C的人工合成方法”,“維生素C抗壞血酸的機理”,“維生素C抗衰老”,“維生素C預防感冒”、“維生素C抗癌”等。這些論文引起了維生素的受熱捧,很多人都將它當做了靈丹妙藥。
而在歷史上,關于維生素C的諾貝爾獎,先后也有兩次之多,所以朱婉和秦菱獲獎,算不上太稀奇。
秦笛本以為,母親拿兩次諾貝爾獎,就已經登峰造極了,沒想到她竟然拿了三次!姐姐秦菱也拿了兩次!
消息傳回國內,再一次引起了舉國轟動!
鋪天蓋地的報紙,都在夸贊大科學家“朱婉先生”和“秦菱先生”。
很多人來秦家拜訪表示祝賀,一時間賓客盈門,車水馬龍。
不久,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親自登門,說要退位讓賢,讓朱婉來做院長,如果她實在忙不過來,做“名譽院長”也行。
這一次,朱婉接受了秦笛的建議,答應做中央研究院的“名譽院長”。
另外,中央政府也向秦菱發出邀請,請她去衛生部主持工作。秦菱因為孩子太小,再加上不喜歡受約束,所以只接受“副部長”的虛職,答應每年去開會,討論全國的醫療政策,并不參加具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