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有沒有去過韓城?”
“去過,我太爺爺是韓城人,那兒古稱‘韓國’,姓韓的人很多,但因為生活艱難,不得不四處奔走。我在十幾歲的時候,還跟父親去韓城祭過祖呢。”
“這么說,你在韓城還能找到遠房親戚?”
“是的,有些人還沒出五福!”
“我想在韓城建一個糧倉,儲糧至少在百萬噸以上,想聽聽你的看法。”
韓江為之一愣:“大少爺,您為啥將糧倉建在那里?韓城是一個小城市,人口只有五六萬,而且經常鬧土匪,所以并不安生。”
秦笛做出高深莫測的模樣,抬頭望天說道:“我夜觀天象,發現有一團大火,直奔西北而去,未來的西北地區,可能有大饑荒!”
真正的理由他沒法說出來,等到抗日戰爭爆發后,韓城市位于黃河西岸,按照歷史記載,由于兩黨的通力合作,浴血奮戰,日本軍隊進攻五次,都沒有渡過黃河進入陜西。
韓江呆呆地望著他,心里想笑,卻又不敢笑。
韓少奇低著頭,拼命忍著笑,心說:“還真是白癡啊!報紙上說得沒錯!就是個不學無術的家伙!可他的命也太好了,家里那么多錢,一輩子花不完!”
秦笛收回目光,盯著二人道:“我如果派你們過去,提供一百萬大洋,外加三十挺輕機槍,一百支步槍,讓你們召集人手,能不能辦成這件事?”
聞聽此言,父子二人大驚失色!
如果說先前,他們還懷疑秦大少開玩笑,那么后面這段話,就不像是兒戲了!
韓江心想:“百萬大洋,對別人是大資金,擱在秦大少手里,卻是毛毛雨!至于說那么多武器,只要有錢,自然能買到!土匪都能買到槍,何況是秦大少呢!”
韓少奇從后面拉了拉父親的衣袖,覺得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韓江心頭狂跳,卻強自保持鎮定,道:“大少爺,能不能讓我們考慮兩天,跟家里婆娘商量一下,后天早上答復您?”
秦笛知道他們要征求上級的意見,于是點點頭:“不急,我給你們三天時間,等你們考慮清楚,再答復我也不遲。”
父子倆暈暈乎乎走出辦公室,在沒人的地方停下來,低聲交流了幾句。
韓少奇道:“爹,你為啥不當場答應呢?三十挺輕機槍!我們留下十挺就夠了,剩下送到蘇區去!”
韓江道:“別胡說!你以為秦大少真傻啊?事后他會派人檢查,到時候槍械數量不夠,我們就露餡了!到時候他只要說一句話,就能要了我們的腦袋!”
“那怎么辦?難道放過這個機會?別忘了,還有百萬大洋呢!哪怕抽一萬交黨費也好啊!”
“等我將這件事匯報上去,聽從上級的安排!”
當晚此事上報到華東局。
此時大赤軍還沒有長征,陜西只有一個陜甘游擊隊,隊員還不到一千人,因此華東局猜不透秦笛在韓城建立糧倉的目的。
不過,秦氏糧行遍布天下,救助百姓善莫大焉。
所以華東局的同志仔細商量之后,決定派遣韓江和韓少奇前去,不管是機槍還是步槍,都不能隨意拿走,但在招募保安的過程中,可以多招一些貧下中農,爭取培養成自己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