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秦笛回到魔都的時候,又一次見到杜蓉和杜蘭。
姊妹倆開心得合不攏嘴:“多謝先生,讓我們參加奧運會,獲得莫大的榮譽。”
秦笛笑道:“這是你們自己努力的結果。”
杜蘭道:“先生您不曉得,我們下船的時候,碼頭上人山人海,很多人喊我的名字,山呼海嘯,嚇了我一大跳!”
杜蓉道:“我們還見到了清夫人,跟她拍了合影!”
秦笛笑道:“收好!壓箱子底下,多放幾枚樟腦,別被蟲子蛀了。”
“先生,留下照片,有什么用呢?”
“這要看你們,將來想做什么,還可能牽涉到嫁什么人。”
“先生,這怎么能牽扯嫁人了呢?這兩天,好些人給我們寫信,還有人找上我叔叔,想給我們說媒呢!”
“哈哈,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趁著炙手可熱,趕緊揀選如意郎君!”
“先生,我們還年輕,距離化勁,還有一段距離呢。”
秦笛道:“不要管那么多!我近日煉出幾爐補氣丹,給你們每人三顆,能幫你們突破化境。若有喜歡的人,就可以嫁了!”
姊妹倆對視一眼,道:“那我們考慮一下。”
她們都24歲了,在這個年代,普通人家的姑娘,都在18歲出嫁了,所以她們的父母家人也一直在催促,即便是叔叔杜心五也覺得,作為姑娘家,達到暗勁后期,已經是了不起的高手!至于說化境,總有點虛無縹緲的感覺。
秦笛又道:“我做師傅的,對你們嫁什么人,本不該有額外的要求。但我想給你們指兩條路,兩頭截然不同的路。”
杜蓉和杜蘭睜大眼睛,聽秦笛說了一番話,心里感到很詫異。
隨后,這姊妹倆回到軍中,以少校的軍銜,擔任武術教官。至于說嫁人,暫時還沒有排上日程。
1936年10月19日,大文豪周守庚逝世了。
按理說,有了青霉素和鏈霉素,他不該去世那么早,可是歷史有它的慣性,他還是在那一天逝世,終年55歲,死因為肺結核晚期。
周先生的死訊傳出來,引起全中國的哀悼。治喪委員會由蔡元培、沈鈞儒、李公樸等知名人士組成。魔都上萬民眾自發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
10月21日下午,參加周先生葬儀的送葬隊伍,從徐家匯一直排到虹橋萬國公墓。周先生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轟動一時。到達萬國公墓墓地時,現場人山人海,約兩萬人。
萬國殯儀館啟靈時的抬棺人共12人,分為左右兩排,最前面的兩個是李堯棠﹙巴金﹚、鹿地亙,后面依次為胡風、曹白;黃源、張天翼;靳以、姚克;吳朗西、周文;蕭軍(田軍)、黎烈文。
蔡元培、孫夫人、沈鈞儒等立在高臺上。
由蔡元培、孫夫人先后致悼辭后,沈鈞儒講話,他激動地說:“高爾基前幾個月死了,死后由蘇聯政府替他國葬。現在,像周先生這樣偉大的作家,我們的人民一致要求國葬,但政府不管。今天我們自己葬,來的都是民眾。這個,我想周先生一定很愿意!”
郁大夫在《懷周先生》一文中說:“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