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笛并沒有插手零售業,他要是進去的話,就像大象跳進水池里,沒有四大百貨公司的活路了。
雖然如此,這些百貨公司里售賣的手表、自行車、黑膠唱片,可都是他名下公司生產的。更別說,魔都的藥店幾乎被他壟斷了,慈安外科醫院也在這片“孤島”上開了三家,其中兩家是從蘇州、杭州撤回來的。
為了紓緩戰爭陰霾,租界內的娛樂業日臻興盛,譬如說《申報》,一面是前方戰事的報道,一面是新電影、新戲曲的放映廣告。
魔都的陷落似乎并沒有給富家官宦帶來多大影響,新的舞廳、酒吧一間接著一間,“會址寬敞,地板光滑,設置美化,音樂幽雅,所有會員,均當高尚仕女”。霞飛路、愛多亞路、朱葆三路等繁華地段的酒吧成為人們消遣的必去之地。
巨大的霓虹彩色電炬字在街頭閃爍,在門首炫耀,像少女的媚笑,又像孩童的跳躍,輔佐著玻璃門內洋溢出來的酒香和爵士樂調,給予孤獨路人一種麻痹理智的引誘,使他們投向那醺醉、淫逸、頹廢的園子里。
每間酒吧都配有樂師和舞女,漂亮的女侍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袋內有錢鈔,盡可傲慢地摟住她們把杯同飲,膠著嘴唇甜吻,或者瘋狂地戲狎。除了本地客商,外國水手也是酒吧的常客,這些遠渡重洋的異族醉漢,鈔票都是一卷卷的在那里交換著酒與女人,像播散種子似的,整條的朱葆三路上幾乎盡是他們栽培出來的繁榮。
在這種形勢下,百代公司發展的愈發紅火,簽約了不少的新歌手。民國七大歌星除了吳鶯音還在讀書,李香蘭還在偽滿洲國拍電影之外,其余五大歌星都被百代公司囊括,并且在秦笛的特別關照下簽了長約。
秦笛吩咐百代公司的經理周天麟,將每個歌星當成“公主、皇后”來對待,配備專門的經紀人和保鏢,還有專業的寫詞人,作曲人,不斷的創造膾炙人口的歌曲。無論走到哪里,人們都像眾星捧月一樣,將她們圍在中間。
從表面上看,這五大歌星比歷史上還要紅火!
然而可惜的是,她們頭頂還懸著一位高高在上的歌仙呢!幸虧歌仙雪向晚很少露面,否則會讓她們黯然失色。
歷史上,即便沒有秦笛的助力,流行歌曲也綻放出摧殘的花朵,整個三四十年代,短短20年間,誕生了8000多首歌曲,這些歌曲絕大部分產生于魔都!
可惜后來建國后,有30年的時間,“靡靡之音”消失了。
再后來,“靡靡之音”不但卷土重來,而且越來越放蕩不羈。
此時的魔都,住著很多外國人,他們受雇于大公司,其薪水則用美元或英鎊結算,所以隨著中國貨幣的貶值,他們的美滿生活又回來了。
繁盛的霞飛路上到處是白俄的珠寶店、菜館、舞場、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