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在旁邊陪著,想說話,卻不知從何說起。
他已經不是原先的小和尚,而是融合了前生的記憶。然而他還記得秦笛傳他的大悲心法,有了這門心法做基礎,原本他琢磨一輩子也難以理解的佛經,竟有很多地方豁然開朗,所以他對秦笛既感到欽佩,又覺得迷惑:“按理說,先生是個俗家人,并非出身于佛門,可是他為什么懂得那么深奧的佛理呢?”
海安問道:“師傅,您住在哪里?弟子若是想找您,不知何處能夠找到?”
秦笛抬頭望天,道:“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巫江岸。我像風一樣掠過,江湖只留下我的傳說。你若是有心,慢慢找,自然能找到。”
海安聽得暈頭轉向,并不明白其中的含義。
海安又道:“比起江心島,我更喜歡雪區的空曠,喜歡這里的大雪山,藍天白云,無垠的綠草。師傅,薩木寺有58處宮殿,我給您留一處宮殿,等您閑暇的時候過來住,好不好?”
秦笛搖搖頭:“不用了。我問你,海晏在寺內做什么?”
海安答道:“他是寺內法力最強的護法長老。”
秦笛輕哼道:“我看他走上了岔道,修為比我想的弱得多。”
他原本以為,海晏擁有靈根,修行這么多年,至少也該是煉氣第二重,然而這次見面才發現,海晏修煉的佛門功法太低級,浪費了他的靈根資質,因此才顯出老態。
這倒不是說修佛之道走不通,而是海晏從貝葉經中領悟了少許佛功,然而他并沒有找到后續功法,所以才蹉跎了歲月。如果有秦笛這樣的良師指點,他應該早就提升到另一種層次了。
這是末法時代,不管是仙修還是佛修,傳承都幾乎斷絕了。
盡管寺廟里還有浩如煙海的佛經,然而能正確解釋的人很少。因為缺乏大德高僧,無法超度亡靈,導致天葬過后,有些魂靈纏繞在轉經筒和經幡上,嚴重影響了和尚修行的進度。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海晏才出現了斑白的頭發。
秦笛只等了半個小時,晏雪就從山的那一邊轉過來。
不知為何,海晏并沒有送她,也沒有來見女婿的意思。
秦笛想不明白老和尚的心思,也就懶得去猜測。
晏雪面無表情的道:“先生,我們走吧。”
于是,秦笛頭也不回邁步就走,海安將他們送出很遠才回去。
秦笛問:“你爹跟你說啥了?”
晏雪撅著嘴,說道:“他說自己罪孽深重,閉關十年才想清楚:他已經是佛門中人,隔絕了塵緣,不想再見到我。他說一看見我,就想起我的母親,讓我以后不要再來,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秦笛冷哼道:“這老頭兒腦子進水了。老天會懲罰他的。”
至于怎么懲罰,他干脆不提了,因為照他看來,老頭兒的陽壽只余十幾年!
晏雪站住了腳步,神色黯然,說道:“我也看出來,他的身體不算太好,氣機紊亂,上氣盛而下氣虛,接近走火入魔的邊緣。我知道先生您有通天徹底之能,想求您給指一條路,讓他多活幾年。先生,求你可憐我,幫我一回吧。”
秦笛沉默片刻,道:“看在你的面上,我給他一條活路。走吧,找個落腳的地方,我寫一段心法。”
他心中明白,如果海晏法師早早的離世,晏雪的心里將留下一絲裂痕,對將來的修行不利,特別是在渡四九天劫的時候,說不定會冒出意想不到的心魔,所以不能在這時候留下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