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綾站在不遠處,看見他這番奇怪的舉動,禁不住問道:“秦先生,你戴上這勞什子做什么?怎么還拿出紙筆來,是為了作畫嗎?”
秦笛笑道:“是啊,我準備畫連環畫,將來給孩子們講故事。”
“什么是連環畫?”
“就是一幅接一幅連環相扣的畫,有完整的故事情節。”
這時候,卓雨也走過來,看著下方的山谷,說道:“首場比賽要開始了,由連山家的金仙‘連成毅’,對陣承影劍派的金仙‘江大石’,秦先生,你能看出他們是幾階金仙嗎?”
“哪個是連成毅?”
“穿紅袍的那個!他修煉的火系心法;站在另一側,身穿灰衣的是江大石,我雖然上次劍會的時候,曾經看過他出手,但是看不出他修煉的哪種心法。我問過二叔,他也說不上來。”
秦笛盯著他們看了片刻,道:“這兩人都是四階金仙。江大石修煉的功法是從‘沖虛真經’演化出來的。”
卓雨感到驚訝:“秦先生,你看出什么來了?沖虛真經是什么東西?”
秦笛道:“上古有幾位道祖級別的大帝,其中一位很神秘,人稱‘列子’列御寇,他著有一套《沖虛經》,這本真經跟《道德經》、《南華經》齊名。”
“啊?我怎么沒聽說過呢?”
“這是隱傳的仙家門派,本地知道的人不多。”
“秦先生,你知道沖虛經的內容嗎?承影劍有何獨特的地方?”
“列子在《沖虛經》中說:‘吾有三劍,唯子所擇,皆不能殺人,且先言其狀。一曰含光,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有。其所觸也,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二曰承影,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三曰宵練,方晝則見影而不見光,方夜見光而不見形。其觸物也,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
卓綾問:“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聽不懂呢?”
秦笛道:“列子有三口劍,最厲害的是含光,其次是承影,最差的是宵練。這三口劍代表了不同的狀態:上品含光者合于大道;中品承影乃遇道引信之狀,下品宵練是按道守習之狀。越次等的劍,越能使人感受其存在。
這三口劍,快的如光、如影、如風;光不可見,是因時光如梭快比閃電,瞬間可通天地使人無察;影只存形,是為氣隨機行,容形而存影跡似有還無;風有留余,寒熱風濕之入體即合其身,且皆有癥狀。
時光、氣機、風行都是修道的關竅,各有其制,看似不會要人命,但卻時時在要人命,它們也是在按照命體本身在行事罷了。”
卓雨聽了若有所思,沉吟著沒又開口。
卓綾則兩眼冒金星,還想再問,卻見秦笛已經提筆在紙上畫起來!因為這時候,兩位金仙之間的比試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