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正擔心的是忘川老祖,這條無定河谷的主人,有沒有在宮殿里留下分身?如果有的話,那就麻煩了!
因為忘川老祖乃是頂尖的大帝,即便只有一具分身在這里,也可能讓秦笛身死道消!
什么是頂尖的大帝啊?除了在大帝中,排名靠前之外,另外還有一個標志,至少是二十四階仙帝。
九階仙王晉升為仙帝之后,只是初階仙帝而已,從初階仙帝到十一階仙帝都屬于低階仙帝;從十二階仙帝開始第一次證道,開始算是大帝;二十四階仙帝進行第二次證道,算是頂尖的大帝;三十六階仙帝,進行第三次證道,完成這一步的人屈指可數……
按照約定俗成的說法,掌握一萬大道,便算是一階仙帝;掌握十二萬大道便算是十二階仙帝;掌握三十六萬大道,便算是三十六階仙帝。
正因為秦笛了解這一切,所以他對于完成了第二步證道的忘川老祖,以及完成了第三步證道的冥河老祖,心中充滿了忌憚!
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所以秦笛不敢再往前走。
當然,他因為沒走入大殿,所以并不敢肯定,忘川老祖有沒有分身留在這里。
然而按照秦笛對忘川老祖的了解,結合一路行來的考察,以及他在后殿廣場的感覺,猜測忘川可能在這里留了后手。
像忘川老祖這樣的大帝,做每一件事都有目的,他為何在這里留下無定河?究竟藏了怎樣的秘密?狡兔三窟,九界九身,留一具分身,豈不是很正常的事?
但凡來到這里的仙君,幾乎每一位,都會去殿里看一看。在前殿和中殿只有神像,并沒有忘川留下的神魂,所以算不得分身和化身。這些仙君,一旦到了后殿廣場,也會進入宮殿中察看,再看到神像的時候,就會被忘川老祖所控制。
秦笛只是隨便走走,并不想冒極大的風險,非要進入無定河谷底和死蔭谷中。
在前殿廣場和中殿廣場,他沒有異樣的感覺。
然而到了后殿廣場,還沒有接近宮殿,他的心里便警覺了。
這種警覺,跟他精通《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紫微斗數》和《大衍真經》有關系。
按理說,如果對手乃是普通仙帝的話,秦笛只要一走進無定河,就能夠自動預警了。
這一次,他之所以到了后殿廣場才警覺,說明忘川老祖道法高深,將自己的分身盡可能遮掩,一般的仙君和仙王都無法察覺。
幸虧秦笛掌握的大道更多,盡管他的功力不足,但還是在進入宮殿之前,從心底及時預警了!
因為他沒有進入宮殿,沒有直面神像,所以才沒有被對方所乘。
秦笛知道,作為大帝,都有自己的行事法則,忘川老祖也要自重身份,做人留一線,才符合大衍之道。
那些個走入無定河谷的仙人,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死在這里,歸根結底,是忘川老祖手下留情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眾位大帝博弈的結果,如果所有進入無定河和死蔭谷的人都一定會死,那么其余大帝也不會允許忘川老祖和冥河老祖這樣做。畢竟天下頂尖的大帝還是有不少的,比如說三清四御,乃是仙修領袖,不允許魔門肆意妄為。
如果魔門沒有動搖仙修的根本,三清四御還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仙、魔、佛、妖、儒,五大流派的修士,既有競爭殺伐,又有相互合作,因此不能涸澤而漁,焚林而獵,做人留一線,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忘川老祖在這里打造了無定河,冥河老祖在這里創造了死蔭谷,不單給仙修留下玄奇的體驗,留下交手的廣場,而且還留下一些寶物,比如說墓蒼柏籽,黑骨松膠,不死草,彼岸花……
想到這里,秦笛并沒有立即撤走,他的目光看向殿前的彼岸花。
他需要這東西!
有了彼岸花,再加上一些六七階的仙草,可以煉制仙王丹。
原本煉制仙王丹,要用九華氣來煉制,但是這方世界略顯貧瘠,不容易收集到那么多九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