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戰回到自己的連隊,剛一到一名中尉帶著四十多號人來到蕭戰面前。
這是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隊。戰士們軍容整齊,各個身體力壯,每人都配有一把捷克式沖鋒槍,外加五個彈夾,在他們的腰間分別配有一把德式塹壕刀。
“敬禮!”
“刷~”的一聲,在那中尉的帶領下,四十多人一同朝蕭戰敬禮。
“禮畢!”那中尉放下手,用洪亮的聲音喊道:“他是我的連長,是我的親大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接受蕭連長的指揮。”
“是!”后面的士兵一口同聲。
“你小子。”蕭戰用力一拳打在了那中尉的胸口上,沒想到團長真的把全團最精銳的警衛排交給了自己。
這名中尉名叫鄭炳浩,是正兒八經的黃埔出生,比蕭戰小三歲,畢業之后在蕭戰手下擔任三排排長。淞滬會戰期間,88師攻打八字橋,結果遭到日軍空軍轟炸,鄭炳浩身負重傷,是蕭戰把他從死亡線救了下來。
“又能跟大哥打仗了,我興奮啊!”鄭炳浩回看著后面的陣地,說道:“還有很多老兵也自愿加入了一連,鋼一連現在可是一個加強連了。”
說著,鄭炳浩嘆了口氣,道:“咳~如果一槍都不打,白白把蘭封送給了鬼子,真的能把人憋屈死!”
鄭炳浩的出現不由的叫蕭戰想起林夕兒剛才的話,關于“感性”和“理性”的問題。什么是戰友?說白了就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在戰場上你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你救了他的命,他就認你一輩子。
蕭戰看了下手表,對鄭炳浩說道:“帶上你的人立刻跟我走。”
“是!”
蕭戰回來本想帶上一排,可是現在手里有了這么一支生力軍,于是帶著警衛排前去阻止36師的工兵連。
蘭封城,36師工兵連所在地。此時,全連的士兵已經整裝待發,隨時準備撤離蘭封。他們和88師一樣,沒有接到上級的撤退命令。
“他娘的桂永清,把我們當什么了!?走也不通知一下。”
臨走之前,一名上尉軍官還是不忘大聲抱怨一句。這也難怪,自己帶著隊伍辛辛苦苦的跑來幫助27軍修筑工事,可結果工事修好了,桂永清卻跑了。時間緊迫,這些城防工事以及外圍國防工事來不及炸毀,它很有可能會成為敵人的堅固堡壘。
身邊的一名中尉提醒道:“連長時間差不多了。”
那上尉喊道:“向左轉,出發!”
“慢著!”
正當隊伍準備出發的時候,蕭戰帶著警衛排及時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