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留下來的一些客卿,就屬于良莠不齊,進入江湖俗世,恐無根基拿給一些根深蒂固勢力輾軋,其次若是選擇一方豪強依附,那么所得則遠遠不如為皇家賣命的榮華。
還有的既沒有翻波江湖的本事,也不是修行煉炁士,不能自尋名山大澤修煉求精進,只有一肚子文墨,唯有皇家朝堂才有一席立足,這些人才留了下來,成了正陽公主的根基。
聚賢殿的根本就是文客居多,武將亦有,但并不出眾,論及修行煉炁士,則是相對稀少,根本不具備太浩盟,七里宗底蘊,正陽公主曾在白麓書院求學,乃是書院白衣,是以手頭上的煉炁士力量,最多的就是來自她曾就學的書院支撐。
白麓書院司陣法符寶,不僅是大梁白麓文脈所在,亦是真正的修行之根底。只是廢太子之后,梁皇和白麓書院搞得有些僵,近些年朝堂上的書院班底式微,并不掌大權,白麓文脈,大抵就只有象征作用。白麓書院也大多低調,大概除了朝堂上少數的幾次動議,也就只有通過正陽公主這邊彰顯存在力。
而高皓風的加入,雖說高皓風不是如何強大的修行者,但高皓風對梁都細枝末節的察知能力,實在讓正陽公主耳目更通透了一大截,大梁只有監察軍情的密察司,官情民事卻沒有相應機構,往日里那些朝堂臣子在青樓勾欄里的私伎密語,高墻大院的門內閑言,不經過經年布置,正陽公主平日哪里能夠得到這些情報?
一個高皓風,等于讓三公主耳聰目明,瞬間看清楚了以往很多困擾她的疑團,所以三公主如何不器重于他。
三公主的另眼相看,自然讓高皓風名望高企,官場,權貴,王公,無不前來接洽。
當然,高皓風地下世界打磨起來的經歷,對于這些花團錦簇有著清醒的頭腦,交際上面安排得井井有條,什么時候面對朝堂勛貴放低姿態,什么時候寧愿自己不出風頭,也要把表現機會拱手相讓。甚至讓人給出“高皓風乃君子不忍欺”的公認名頭。
而且關鍵高皓風任誰都可交,但任誰都不深交,甚至面對一些親王世族的許諾拉攏,一五一十必向正陽公主匯報的作為,深得正陽好感。甚至雙方還制定了先得寵幸,轉而犯事受冷落,兩種截然相反境遇之下搜羅情報的方案。
高皓風今趟大宴賓客,有人戲稱半座梁都的王公貴族都到了,今日之后“高半城”這個稱呼,大概又會隨之走紅。作為主人家的高皓風在席間走轉,一一見過梁都的大人物,眼前這些就算是大梁權貴的頂峰。
高皓風不動聲色間和人閑聊探知的,也就是那場大梁雷音事件背后的七里宗首徒姜胤身死之事。說得更多的也是圍繞著那座蜀山宗打轉,蜀山宗,中洲鼎盛宗門,傳聞古妖入侵,中洲戰火如火如荼,其實若非知道的洲際之間遠隔重洋,他們本洲可能還真要忌憚一下那場古妖之禍。但現在很明顯對于大部分來說都極為遙遠。
倒是這支蜀山宗瓦屋脈是妥妥的風浪核心。天極門主事趙啟凡和蜀山那女徒楚桃葉交手,竟然落敗,雖然事后分析那楚桃葉手中劍乃非凡兵,肯定是蜀山一大重寶,但好歹是天極門駐大梁主事,八大王庭執杖之一,即便在天極門,趙啟凡也在穩穩的第二權力梯隊,往往亦代表著本身的實力。卻拿給那叫做楚桃葉的女子劍敗,而那個女子在此之前,更是著著實實力戰七里宗姜胤,擊敗對方讓其沒有抵抗能力。
至此楚桃葉這個名字儼然響徹大梁,這和那個楊晟斬首姜胤不同,畢竟后者只能說是天大的膽子,一個亡命之徒,楚桃葉則確實著著實實的煉炁士真刀真槍交鋒,是實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