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臨別贈紹明赴朝鮮
朱仙鎮上論詩文,
岳武廟中柏森森。
赴朝只因解邦難,
報國原不為千金。
陽關三疊酬壯士,
高山流水謝知音。
東門折柳送君去,
芳草萋萋淚沾巾。
袁乃寬如獲至寶,稱贊連連。兩人收拾行李,下樓來到后院馬廄,見幾匹馬已無主人。秦輊軒的“菊花青”在前院,袁乃寬和廣德各牽了一匹馬往外走。這時秦輊軒突然看見祥子躲在馬廄旁瞪著一雙可憐無助的眼睛看著三人。秦輊軒想起這家客棧主人已死,以后這小馬醫不知道該怎么過活,心中暗暗替他難過。
忽然秦輊軒心中一動,回頭給袁乃寬說:“兄弟有一事相求,還望哥哥能幫我這個忙。”袁乃寬說:“你我兄弟怎么客氣起來了,兄弟有事只管吩咐。”
秦輊軒說:“我那二哥年過三十尚無子嗣,我看這小馬倌這么小就死了爹娘,主人現今也死了,很是可憐。倒不如把這孩子替我帶回太平鎮去,給我二哥做個義子。哥哥你一路北上,太平鎮又是你必經之地,所以還想請你幫這個忙。”
袁乃寬說:“如此一舉三得,再好不過。只是不知這小馬倌意下如何?”當下兩人問了祥子,祥子正為以后生計發愁。聽了兩人的話臉露喜色,連連點頭,又趕緊給秦輊軒磕了個頭:“以后你就是我親三叔。我把您當親爹一樣對待。”又給袁乃寬磕了個頭。
兩人一見這孩子這么懂事靈巧,又很會討人心,都很滿意地點點頭。秦輊軒對袁乃寬說:“哥哥,你將廣德和祥子一并帶回太平鎮,我要趕往南陽“仲景堂”辦些事情。廣德也還是個孩子,經過這件事后我也害怕了,還是讓他回家好。”
秦輊軒將三人送到朱仙鎮東門外,與袁乃寬揮淚作別,目送幾人騎馬逐漸遠去才撥轉馬頭向南陽走去。此時他再也無心趕朱仙鎮的四月八大會,也無心再看什么“浴佛齋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