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之琳道:“好,那我們馬上就去見圣姑。”兩人快馬加鞭,穿過村莊向南疾馳。一路上只見哀鴻遍野,哭聲遍地,靈幡高挑,紙灰漫天。兩人顧不上這些人,只想趕快見到圣姑,置辦藥材,匡救黎民。
兩人來到汝南縣城,尚之琳并沒有領著秦輊軒進城,而是沿著城墻向西奔去。秦輊軒奇道:“怎么不進城?”尚之琳道:“圣姑不在城里住,在城南十五里一個寺院住。城內瘟疫流行,我們繞道走。”秦輊軒不再問,在后面緊緊跟隨尚之琳前行。
過了不久,兩人來到汝南縣城以南的一個大寺院。秦輊軒遙遙觀望,只見這座廟宇比朱仙鎮的岳王廟還要大。占地面積不下百畝,大殿房舍百余間。老遠就看見香煙裊裊,聞見鐘聲隱隱。來到近前一看,正門上方用隸書寫著:“黃華神寺”。書法娟秀,有漢《曹全碑》筆意。寺門兩邊生著兩棵老柏樹。
兩人快步走進寺院。尚之琳領著秦輊軒走進后院一間安靜的廂房,廂房外面種著一排竹子,窗外還有一棵梧桐,枝繁葉茂。這時走進一個身穿白衣的少女倒了碗茶給秦輊軒。尚之琳道:“你在這稍事休息。我去稟報一聲,一會兒你再去覲見圣姑。”說完奔了出去。
秦輊軒坐在椅子上一邊喝茶,一邊觀看門外的景色。
過了一會兒,只見門一推,那白衣少女又走了進來,見到秦輊軒施了一禮說:“我家主人正在和圣姑商議事情,讓我請秦三爺到大殿說話。”秦輊軒還禮后跟著那白衣少女來到正中一座大殿。
這大殿高大巍峨,氣勢雄偉。朱紅的大門,朱紅的墻。走進大門,看見正中供奉著一尊兩座雕像,左邊是彌勒佛的金身大像,右邊是一個身著素衣的中年女神。那少女領著秦輊軒走到佛像后面,推開一扇門。招呼秦輊軒進來,秦輊軒跟著她走進那扇門。隨后那門在他身后關閉,又走過一段長長的甬道,七拐八拐,只見兩邊站著幾個白衣圣女,手里拿著寶劍。最后來到一個大房間,這房間非常寬大,屋內擺設考究,桌子和椅子都是用紅木做成。屋里有一種蘭花的香氣,秦輊軒聞著感覺熟悉,好像尚之琳身上就是這種香味。
秦輊軒環顧四周,并不見圣姑的影子。那白衣少女讓秦輊軒在一把紫檀椅子上坐下,又捧來香茶。秦輊軒端起來一聞,便知道這時南方福建的“鐵觀音”。他是品茶高手,一聞便知是上等的好茶,和剛才在廂房里喝的茶大不一樣。品了一口,只覺得沁人心脾,滿口留香,頓時心神一爽。
秦輊軒坐在茶幾旁一邊喝茶,一邊等圣姑的接見,過了好久也不見那圣姑的影子。閑暇無事,就觀看屋內墻上的書畫。只見滿墻都是名家書畫。書法或雋永,或雄渾,或娟秀,或疏野。
忽見茶桌上方懸掛著一副畫,畫面上畫的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島嶼,島上層巒疊翠,桂殿蘭宮。只見那島上的大宮殿上方一副匾額上四個字清晰可見:中山世土。島上的人各具特色,或捕魚,或打獵,或耕作,或當壚,或步行,或坐轎。畫的左上方有一列豎款,上寫:中山瀛島世土圖。
秦輊軒看了以后有些不解,心想圣姑怎么掛了這么幅畫?什么中山世土,什么瀛島的?中山國是春秋戰國時的一個古國,三家分晉后,晉國分為趙、魏、韓。此后四十多年,魏國派樂羊和吳起滅了中山國。雖然后來中山復國,但過了一百年又被趙國所滅,將中山王尚遷徙到膚施。難道這圣姑和中山王有關?中山王尚,中山王尚,圣姑,尚之琳,哦,原來有一個尚字。是不是中山王的后代都姓尚?難道尚之琳是真的是中山王的后代?那圣姑也是姓尚?那她和圣姑又是什么關系呢?然后又啞然失笑,就算是中山王的后代又怎樣?都兩千多年的事了,誰能說得準?那我沒準還是秦瓊秦叔寶的后代呢?呀,不對,那中山國明明在河北和山西一帶,怎么會有大海?嗨,算了,算了,這些摸不著邊兒的事我才懶得去想。
忽然聽見一個聲音說:“秦先生來到鄙寺,本應出面相見。但本姑實有難言之隱,不便相見。現在不得不用這種方法和你見面,還望秦先生見諒。”秦輊軒抬頭四望,不知道聲音從哪里來。只覺得那聲音怪怪的,甕聲甕氣,好像隔著什么東西說話。最后才發現房間的前面有一道竹簾,竹簾后好像還隔了一層白紗。里面的人隱隱約約好像也是一身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