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波一聽,嘆了口氣說:“唉!這是我們梨園屯的事,倒是讓你們兩個外鄉人見笑了。你們有所不知,自從咸豐十年‘庚申之變’,英法聯軍狼狽為奸一路打到北京,咸豐爺帶著二位皇后逃到承德避暑山莊。英法聯軍在北京燒殺奸淫,最后又將圓明園搶個精光,兩個強盜害怕留下證據,最后一把火將圓明園燒成了一片瓦礫。咸豐皇帝嚇得不敢出頭,于是就讓他六弟奕?留守北京收拾爛攤子,奕?沒有辦法,和英法俄三國簽了《北京條約》。不僅將九龍割給了英國,其中還有一條更是要人命,那就是允許西方傳教士到中國內地傳教并興建教堂。這山東啊,原來就是德國的勢力范圍,雖然沒有和德國簽約,但是西方國家的傳教士都可以到全國各地傳教。條約簽訂的第二年,村里就來了一個德國的傳教士,你也見了,就是那鮑威爾神父,一口氣在我們周圍興建了十一座教堂。咱們這梨園屯中間原來有座關帝廟,已經幾百年了,后來在乾隆年間,村里的大戶楊舉人楊澄心為了讓村里的孩子讀書,就把關帝廟的東西廂房擴建成了私塾,還聘請了一個教書先生錢先生在這教書。為了資助辦學,楊舉人又捐了三十八畝地作為學田。這所謂的學田就是田里的收成歸私塾所有,別人不能動。再加上原來關帝廟所占的三畝地一共是四十一畝。這鮑神父來了以后挨家挨戶地傳教,村里一些人經不起蠱惑,就參加了洋教。后來村里加入洋教的人達到二十多戶,一百來人,這在當地也算是洋教大村了。這鮑神父就想在村子里建一座教堂,看來看去,相中了關帝廟這塊地。于是鼓動村里的教民分地,也是村民過于貪心,我們幾個三街會會首也不知是計,于是就答應將楊舉人留下的三十八畝地和關帝廟的三畝地分了。分地的時候那二十幾戶教民說他們不要那三十八畝地,只要這關帝廟的三畝地就夠了。大家一聽正巴不得,那三十八畝都是良田,這三畝是關帝廟,又不能種莊稼。于是那二十幾家要了關帝廟這三畝,其他村民分了那三十八畝。還讓縣令主持了簽名,我們當時就感到奇怪,自己村里分個地叫縣太爺干什么?誰知他們心懷鬼胎,竟然將那三畝地捐給了教會,將關帝廟拆了修教堂。當時讓縣太爺主持簽合約就是以防后來反悔。你說氣人不氣人,這關老爺可是咱們清國人心里的神,保一方平安,這要是一塊白地修教堂還倒罷了,關鍵這拆了中國的廟建外國的廟,叫誰也氣不過啊。于是后來村民不同意,村民和教民就為這事鬧了好多次。今天的事你都看到了,我也不用多說,這就是事情的前因后果。”說著劉秀才又將一塊花生酥放到口中嚼了起來。
廣德聽了以后恍然大悟,豎起大拇指對劉秀才說:“老人家,您說的非常對,可不能長了洋人的志氣,滅了自己的威風。您可是咱大清國的楷模,晚輩一定向您多多學習。”說著從懷里拿出一粒“碧蓮膠參丹”放到劉秀才手中說:“老人家,我也沒什么好孝敬您的,這是我們開州太平鎮秦家藥鋪的獨門藥膏‘碧蓮膠參丹’,有補血養氣,延年益壽之功效。您回家試試看怎么樣,保證讓您神清氣爽,氣血兩足。”
劉秀才一聽是開州太平鎮的“碧蓮膠參丹”,不由得吃了一驚:“原來二位是開州太平鎮宏濟堂來的,哎呀,恕老朽眼拙。這‘碧蓮膠參丹’我早就聽說過,不過這藥價值不菲,老朽怎能接受如此大禮?”說著站起來堅辭不受。
廣德哪里肯依?急忙將那顆“碧蓮膠參丹”放到了劉秀才的衣袋中。劉秀才又要往外掏,被廣德止住了:“這藥是自家產的,您別客氣,另外晚輩有一事相求。
”劉秀才一聽這才住了手,忙問道:“二位有何事,只要老朽能幫上忙,一定不會推辭。”廣德湊到劉秀才的耳邊說:“我想向您打聽一個人。”
劉秀才聽了忙問道:“你且說說這個人是誰?只要我知道,一定實言相告。”廣德壓低了聲音說:“這個人就是咱梨園屯的,名叫劉月增,外號劉黑七。”
劉秀才一聽大吃一驚,急忙往四周看了看。見四下無人,這才壓低了聲音問:“你們要找劉黑七?找他做什么?不說清楚老朽可不能告訴你。”于是廣德將在朱仙鎮和劉黑七結識的事講述一遍,又將最近二大爺被魯南齋欺負并被開州知府抓住的事也說了。最后又拿出秦輊軒寫給劉黑七的那封信給劉秀才看。
劉秀才了解到這一切之后才放下心來:“該這你倆小子走運,你問我就算問對人了。換了別人誰也不會對你說,那劉黑七就是我的堂侄子啊。”
廣德一聽大喜過望,立即跪下了給劉秀才磕了個頭說:“哎呀,原來是劉爺爺,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我這里給您磕頭了。”劉秀才趕緊將廣德攙起來說:“要不是你剛才給我那顆‘碧蓮膠參丹’,我絕對不會相信你是太平鎮秦家的人。好,現在我就告訴你怎么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