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吏是縣衙刑房的,當即點了點頭,將腋下夾著的木牘橫到面前,在文書上寫了兩筆,讓季班頭摁了手印,轉身就走。
顧佐則被一群人押著下山,跟溪邊換船,沿西江進了山陰縣城,直送號房。
顧佐一路上向季班頭和宋刑書哀告自家的“蒙冤被難”,同時也不停央求告知原委。宋刑書聽得煩了,只道:“案子明明白白,有何冤屈進了衙門再說。”
顧佐還待分辯,季班頭使了個眼色,令衙役用破布將顧佐嘴巴塞了。
顧佐被關進了大號之中,所謂大號,就是十幾個、幾十個人犯被關在同一間囚室中,進去之后會發生什么,顧佐可是聽說過的,當即雙腿一緊,盡量往墻角出溜。
今日的大號中少說也有三五十人,顧佐起先還很是畏懼,但雙眼適應了陰暗之后,他發現情況似乎有點不對。
大號中的這些人犯,他見過近一半。
“劉館主?您老人家這是……”顧佐見到熟人,連忙打聽,同時四下抱拳:“高館主……原道長……張老師……”
“你是……”
“他是小顧,恒翊館的。”
“哦,王師兄的人……你家王道長呢?”
顧佐回答:“我家道長昨日外出捉妖,說是半月方回。”
“這廝!收到消息也不知會一聲,枉我將他視為道友!從此割袍斷義了!”
“沒錯,難怪昨日跑來催我還錢,虧得貧道留了個心思,否則豈非白還了?從此恩斷義絕!”
“說的是啊,不仗義!絕交了!”
“絕交了……”
號房中頓時一片義憤填膺,身為恒翊館的人,顧佐也為自家館主的不義之舉羞愧難當。但再是難堪,事情還是要搞清楚的,當下厚著臉皮請教。
原道長嘆道:“也不知龍瑞宮是怎么想的,忽然開始核查各家宗門道館的資質憑牌,連帶著道士度牒也開始追索了,這都十多年沒過問了,這不是吃飽撐的么?”
號房中頓時一片附和之聲,有人忿忿不平,認為是龍瑞宮黑了心腸,想要加重征斂,有的則唉聲嘆氣,說是這道絕然沒法修下去了,更有為天下操碎了心的,說此舉是破壞了會稽郡繁華鼎盛的修行局面,將來必有惡果云云。
這下子顧佐才算是明白了,敢情山陰縣違規開設宗門道館的,竟是被一網打盡了!
事已至此,徒呼奈何。
在號房中待了三天,顧佐被提堂過審一次,挨了三記板子,倒也沒受傷。
最后,恒翊館的案子很快就被判決了,縣里有官身的幾個老爺就沒出面,由主審的師爺判下罪狀:野修王氏名恒翊者私度道牒,詭籍牌票,按律仗百、徒一年。因該犯潛越,著請郡中各縣協拿。其仆顧氏名佐者,不知究里,訓誡三日,略作薄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