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佐討價還價:“如果是這個價格,我只買一半,也就是八十萬畝,年底時,需要利潤錢莊清算剩下的八萬貫,或者四萬塊靈石,請鐘參軍見諒,一年后要兌付八萬靈石,對南吳州壓力太大。”
來來回回三五次,最終的談判結果是一貫二十畝地,也就是整體打包賣給南吳州含有管轄權的三百六十萬畝土地,相當于三個半南吳州。
現在已經萬事俱備,只剩最后一步:如何讓前來擠兌的債主們接受一年后才能兌換的靈石飛票。
為此,顧佐將司庫錄事賈貴調到黑山郡城。
“搞這個翊庚金道館有什么意義?如果是為了土地,我們大可以交付靈石給利潤錢莊,直接購買他們的土地。”賈貴對靈石飛票的發行意義不是很理解。
顧佐解釋道:“通過靈石飛票,我們可以將一年后的靈石拿出來提前消費。”
賈貴沒聽懂:“一年后不是要償付靈石了嗎,還是沒有用啊。”
顧佐繼續解釋:“償付的時候,我們用錢去別家競購靈石就可以了。”
賈貴很執著:“競購靈石的錢從哪來?”
顧佐耐心點化:“我們可以繼續發行下明年的靈石飛票,錢到手后購買靈石償債。”
“明年的飛票又怎么償還?還是要還啊。”
“繼續發行后年的飛票,接著是大后年。”
賈貴茫然了片刻,終于醒悟,滿臉都是欽佩:“一年復一年?你不打算用咱們自己礦脈中的靈石來兌付飛票?你打算用這種辦法白得三百六十萬畝土地?”
顧佐道:“咱們自己出產的靈石自己用還不夠,哪里有余力兌付出去?但有了礦脈做擔保,這些飛票別人就認賬了,只要他們認了這個頭,咱們就可以每年發行下一年度的飛票,用來應付兌換。當然,其中還會涉及到一些匯兌上的差異,將來發行量大了,匯兌差異就是一筆可觀的收益了。”
賈貴剛以為自己弄懂了,忽然間又糊涂了:“不是說以下一年度的產量發行飛票么?怎么又說將來發行量會大?”
顧佐道:“過上幾年,等翊庚金的信譽建立起來,大家都默認靈石飛票就是靈石的時候,那些有靈礦的宗門會不會接受這種靈石飛票?”
賈貴道:“應該會吧。”
顧佐道:“到了那個時候,咱們就可以多發一點靈石飛票了,多發的這些,就是我們掙的靈石。”
賈貴想了想道:“要是他們自己也學著發行靈石飛票呢?”
顧佐道:“等到那個時候,翊庚金如果還不能成為天下最具信譽的靈石飛票發行道館,那我就只好拿你開刀了。”
賈貴忙道:“別,我保證還不行么?但我需要兩個人。”
“誰?”
“薛定圖和楊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