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懷仙館一樣,麗水派也進駐了一位崇玄署總辦,這位總辦便是老熟人吳善經。
幾年不見,吳善經已是金丹修士,而因其過去曾經長期供職于龍泉道院,對南詔的事務更熟悉一些,影響力更大一些。也正是因為吳善經出面,永昌詔的南北劃分才能完成得相對順利一些。
對面的人有點多,十多號人簇擁著吳善經和三娘子,就在村口等待著。
三娘子沖顧佐點了點頭,便退到一旁,趙香爐立刻就圍了過去,和三娘子沒話找話的熱情攀談起來,女人和女人之間,甭管是不是相互膩歪、相互鄙視,但湊在一起那架勢,比親姐妹還親,這就是顧佐帶趙香爐過來的原因。
麗水詔戶司參軍王如虎隨同三娘子前來,滿臉堆笑,殷勤的和顧佐打招呼,這廝在顧佐面前竟以老朋友自居,卻渾然忘了當年是如何對待顧佐的。
顧佐沒心思跟王如虎說話,以他如今的地位,還真說不著,因此,王如虎的聊天對象很快就換成了劉玄機。
來到吳善經面前,顧佐持禮甚恭:“見過吳道長,恭賀道長得入金丹大道。”
吳善經感慨萬千:“沒想到懷仙來南吳州還不到五年,便已是一方諸侯了。”
顧佐笑道:“連崇玄署都稱我們為諸侯了么?不管是不是諸侯,當年初來乍到,得吳道長耳提面命,實受益良多,若無道長您的關照,懷仙館也拿不下南吳州,更不會有今日。”
靈源道長和吳善經沒什么太大的交情,打過招呼,寒暄幾句后,便飛出去游看山水了。
顧佐知道他多半是熟悉地形,準備將來帶朝云過來游賞。
吳善經向顧佐介紹:“這是永昌會大龍頭萬河散人,也是永昌詔的國主……”說著,將其余人引見給顧佐。
永昌會來了八個人,一水的金丹,這也是他們的特色。顧佐注意到,其中的三個人對自己態度很微妙,似乎故意要顯示出一些距離,但是態度又比旁人更殷勤,處于一種很矛盾的狀態,即“誠惶誠恐的端著”。
萬河散人臉上臭臭的,顯見心情很糟糕,也難怪很糟糕。好好的一個詔國,被強行分成兩半,誰遇到這種事情都會不爽。
顧佐很理解,安慰道:“永昌詔還是永昌詔,這一點沒有變化,崇玄署針對的只是修行界事務,相信散人一定能正確對待。具體細節,由我法司劉參軍和諸位議定,我只說幾條大原則。”
永昌會八名金丹都盯著顧佐,有的人冷著臉,有的人很緊張,有的人一臉不屑。
顧佐也不計較,道:“其一,非修行者事務,懷仙館一概不管;其二,修士相關事務,報南吳州法司裁定;其三,宗門和個人來去自便,但若要謀生經營,宗門需重新辦理憑牌,個人需辦理修行證。就這三條。”
有人立刻問:“稅呢,怎么收?”
顧佐招了招手:“請劉參軍具體介紹。”
劉玄機走上前來道:“諸位,諸位——關于憑牌和修行證,懷仙館有規定,一張憑牌每年二十貫,一張修行證每年兩貫。沒有憑牌者,懷仙館不認其修行宗門的資格,不受懷仙館保護,修士必須持有修行證,否則不許進入南疆……”
顧佐和吳善經在唐風川邊閑談,吳善經道:“懷仙館直接按修士人頭收稅,就不怕人都跑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