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夜呆了一呆,太子能讓他去東宮提這些建議,顯然說明他今日所提的內容十分贊同,可是太子又提議藍玉同去,就是在委婉地指出,他所提的關于改革的想法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藍玉的主意。
他略略尷尬,終于躬身道:“遵旨!”
藍夜說完以后,朱能站了起來,他的建議是關于燕云十六州的民族問題。
自后晉天福三年,石敬瑭將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開始,歷經遼、金、元三朝,前后四百多年以后,大明終于把燕云十六州重新收回。
燕云十六州,本來是漢族的領土,可是歷經數代異族統治以后,整個燕云十六州已經變成一個多民族的混居區,即使是原有的漢族居民,對于大明甚至漢族的認同感都已經十分模糊。
而且不僅僅是燕云十六州有問題,自北宋滅亡,金國與南宋沿著淮河與秦嶺對峙,一百多年中,南北漢人之間的不信任感也日益增加,以至于有了北漢人與南漢人之說。
朱能的父親是燕山衛所的副千戶,深知燕云十六州對于中原的拱衛作用,是以對燕云十六州當前的民心混亂狀態頗為擔憂,深恐在民心一團散沙的情況下,一旦有外敵入侵,燕云十六州傾刻之間又會易手。
因此,朱能便向太子建議,當務之急,是解決大明子民中互不認同的民族問題,讓天下漢人盡快融為一體,民心盡歸大明,一起抵御可能出現在北方的敵人。
這個議題中涉到軍事、政治、地方和民生,內容極其復雜,而朱能所提的幾個論點簡明扼要,深入淺出,聽得太子頻頻點頭,極為贊許。
朱能之后,又有一名青年長身而起,說道:“啟稟太子殿下,草民也有和徐景永公子一樣,有一個二世魔咒,想奏于殿下,愿殿下早作準備。”
太子微微一愣,但馬上點頭道:“但說無妨。”
那名青年道:“殿下,人都道,金陵虎踞龍盤,有帝王之氣,然自東吳、東晉、宋、齊、梁、陳以及南唐,每一個在金陵城內定都的皇朝都只能偏安一隅,而且以東晉最長也不過百年之數。
家祖在時,常憂心此事,故曾帶幼時的草民走遍金陵周遭地形,又連日在紫金山上觀察天象,發現無論風水,氣象,金陵皆是帝都的不二之選,定都金陵都必可穩固天下,所以家祖都無法得知,金陵城的風水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太子問道:“這位愛卿看著好生面生,令祖是誰?”
青年躬身道:“回殿下,家祖乃故相劉基,字伯溫,草民劉步蟾。”
他這話一說,立刻引得臺下一陳驚呼,劉基上懂天文,下懂地理,在尋常百姓心中如同神人轉世,這位青年適才所說的并不引人注意,可讓他說自己是劉基之孫以后,臺下頓時竊竊私語,相互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