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下官想說的是,有沒有一種機制,可以約束我們這些官員,保證皇上和太子殿下的意思可以一點不偏差的讓百姓知曉,又可以讓天下大事,最準確地反映到皇上,以便皇上決策。”
吳沉接話道:“朝廷設立三省六部,又專門有御史,便是專門為了讓朝中官員相互監督,不敢以權謀私。”
張十七搖頭道:“下官覺得這些還是不夠,皇上近幾年所查的大案,一查便是窩案,三省也罷,六部也罷,御史也罷,理論上相互制約,可實際又為了利益而相互勾連,尤其是同一條線的官員,完全都是一個套路做事。
如果一件芝麻蒜皮的小事,他們自然會很認真,可是當利益足夠大的時候,便有可能沆瀣一氣,聯合欺瞞皇上,那個時候,大明,就真的危險了!”
吳沉嚇了一跳,道:“張大人,剛才你們徐府的景永公子說幾位皇子在外為王是危險,這已經夠危言聳聽了,現在你倒好,一句話,直接把三省六部的官員全都給否定了。
我問你,如果官員們都不可信,難道要皇上和殿下親自治理天下嗎?你可知事必親躬有多么辛苦,當年諸葛亮治軍,士兵犯事需處罰二十軍棍者均由他親批,最后活活累死,你也想皇上和殿下如此辛苦不成?”
張十七道:“非也,非也,吳大人,無論是我,或是景永公子,都沒有說過任何一個官員的忠誠有問題,更沒有說天下大事都需由皇上親斷。
雖然兩位先生剛才說,要用教育的手段,讓官員們從心底里忠君愛國,可是下官卻覺得光靠教育不能解決問題。
我們只是覺得,無論皇子也罷,普通官員也罷,如果權力過大,失了監督,便會出問題,而且這個監督體系,應該獨立于現有的三省六部以外,直接對皇上和太子負責,這樣,才讓官員們自省,再不敢胡作非為。”
吳沉點頭道:“張大人,你是不是想說現有的錦衣衛制度很好,皇上應該給錦衣衛更大的權力?”
張十七又是搖頭道:“吳大人,下官沒有認真讀過書,也沒有當過幾年官,不敢評論現在的朝廷制度和機構配置,下官只是從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向殿下建言,應該想方設法對官員的權力有所監督,除此以外,別無他議。
人人都說,天災**,而臣卻以為,**更甚于天災,便如方先生所說,如果僅僅有天災,百姓縱然怨天尤人,卻不致于心生叛逆,否則便是真正的反賊。
可如果有官員在天災之時趁火打劫,以致于民不聊生,讓人災變成**,最后甚至引發民變,這種時候,單純地責怪那些災民是反賊,便不公平了,下官的建議,只是想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