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身,穴竅宛如天上星辰,多不可數,每一穴竅,都和天上星辰相互對應。唯有地極兩竅,乃和大地之核相對。
大地也是星辰之屬。秦旸從前世穿越而來,自是知曉,腳下大地乃是一顆行星,一顆比地星要大好幾圈的行星。說大地是星辰,一點也沒錯。
穴竅對應星辰,打通穴竅,并將其蘊養,便是貫通和星辰連接的無形通道。人仙之道乃是將天地大宇宙和人身小宇宙合一,將兩重天地的力量加諸于自身,這打通穴竅的過程,便是一步步連接天地的過程。
“這么看來,我研究天文地理等雜學的行為倒是挺正確的。要不是我在這方面下功夫,這穴竅推衍的消耗也不會有這么巨大的削減。”
“并且,此時的星宿和前世極為相近,我前世的一些知識也能在此世應用。”
在秦旸的前世,西方對星辰的研究不下于東方,東方有‘紫微斗數’,西方也有‘占星術’,東方有三桓二十八星宿,西方也有八十八星座。
星宿和星座有所重合,也有不同,秦旸前世雖不是天文愛好者,但看動漫的時候對星座有了興趣,也專門找過這方面的資料。
這些塵封在記憶里的資料,隨著秦旸的武道精進,被他重新啟出,作為他進一步的階梯。
“人仙穴竅貫通星辰,em······怎么感覺和圣斗士有點像啊。”秦旸覺得自己好像發現了人仙武道的某方面起源。
不靠譜的雜念從心中劃過,秦旸將氣血搬運至足底,向著推衍出來的位置摸索。
穴竅的修煉不似真氣運行,需要遵循特定的路線,只要找出穴竅所在位置,那么接下來,就是打通并蘊養了,那是相當的輕松。
比之真氣運行,穴竅難的是尋找位置和蘊養消耗,而非蘊養的方式。
略加摸索之后,秦旸便找到了自身地極二竅的確切位置。原本,他還需要進行生意丈量,發揮不少功夫才能找出地極二竅的位置的,因為穴竅乃是和星辰溝通的通道,而星辰無時不刻不在運動,包括腳下的大地,與之相對,人身之穴竅也在運動之中。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無論是《太上丹經》還是《現在如來經》,都只有測量穴竅位置的方法,對于穴竅所在的位置只指出個大概,并未直接指出確切的位置。
不過秦旸依仗大羅天推衍,當大羅天推衍出經文之時,也順帶將穴竅的位置推衍出來。
當然,由于穴竅隨著星辰而運動,所以這個位置是有時效性的,過時不候。
秦旸推衍出穴竅位置之后,雙足鞋襪直接破開,赤足踏于大地,兩足生根,雙手朝上,他存神觀想腳下有一顆玄黃星球,感悟大地之厚重氣韻,心與神合,以‘冥海歸元勁’之法門進入‘萬化冥合’之境界。
他這一突然的舉動十分怪異,但四周的行人卻對他熟視無睹。只因此時秦旸意志掃蕩,將四周來往之行人心靈扭曲,讓他們無視了秦旸的怪異之舉。
對于普通人來講,武道高手是他們不可抵擋的存在,只需達至煉氣化神后期,就能催眠一般百姓。
而在秦旸的意志扭曲下,煉神前期以下,無人可以抵擋他的行為。即便是要存神觀想大地,秦旸的也能讓煉神前期以下完全無視他的異動。
更別說,秦旸身邊還有弦主在護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