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玄西南方向彭州境內,一處幽靜的山谷。
草木戚戚的山谷之內,一座座草廬坐落,道人們在山谷之中或是靜坐調息,或是仰望天邊的夕陽之景,亦或是閑散漫步,自在而悠閑。
道門七派之中,樓觀道的氣氛是最有原始道門氣象的,派中之人不拘外物,以得到修真為先。
在這一點上,哪怕是實力最強的正一道也不及樓觀道。
山谷外,太素猶如自空氣中走出,清雅而卓麗的身姿微微搖曳,在山谷之前打了個稽首,傳音道:“闡道太素,前來拜會宣文真人。”
聲音傳入山谷,但以往該出來的迎客道人卻是慢了一些時候。
‘遲了大約半刻鐘。’太素心中估摸。
樓觀道的門派風氣雖然比較散漫,但由于擅觀星望氣,卻是對時辰把握得極為精準。
一般來說,來客報出家門姓名之后,不管是尚客還是惡客,樓觀道都會在一刻中內做出應對,派出迎客道人。但今日,卻是遲了大約半刻鐘。
這一絲不尋常一般來說其實沒什么大不了的,卻被細心的太素記在了心中。
“樞文師兄,有禮了。”太素心中尋思,表面上還是一派平淡,向著前來迎客的道人問候到。
“太素師妹有禮。”樞文道人連忙回禮到。
道門各派之中有交情的門派都喜歡在同輩人當中互稱師兄弟、師姐妹,以顯示相互之間的情誼,老一輩的人則是喜歡稱“道友”。
闡道教和樓觀道之間交情不淺,樞文道人和太素自然是以師兄、師妹相稱。
不過稱呼雖然親近,但樞文可不敢當真和太素表現得親密。眼前這位女冠是闡道教這一代的傳人,未來毫無疑問的教主,論地位,樞文難以相比。
而真正叫人難以親近的是太素那天生淡漠的性情,闡道太素是天生的修道種子,心境淡泊無為,于道途上前途無量,但在人際交往中,卻是缺了一絲人味,叫人不敢靠近。
“貧道之來意,應當已經事先傳信于宣文真人,不知貴派真人是何決定?”太素問道。
“真人說,讓太素師妹和那位殤旸君一同前來,再做詳談。”樞文回道。
“這是應該的,”太素點頭道,“貧道業已傳信殤旸君,他應該很快就會到。”
正說著,遠處傳來隆隆之聲,似千軍萬馬同時行進,又似大江奔涌不休,潮水拍岸。
聲響迅速接近,太素和樞文只見兩匹穿鎧甲的黑色大馬拉著一輛馬車奔騰而來,馬蹄似有千鈞之重,落在地面上發出隆隆之聲。
待到近處,樞文又是發現,這看似穿著鎧甲的黑馬實際上乃是兩只機關獸,乃是存粹的人工造物,而非是真正的活物。
兩匹機關黑馬拉著寬大的馬車奔馳而來,在山地之間如履平地,不多時就已經到達山谷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