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西方和北方剩下的,就只有羅剎宮、天都、大明尊教,以及被權世盟操縱的北海道偽帝勢力。
天都遠在群山之中,佛門暫時并無入侵天都的打算,且大智慧也在刻意避過天都,避免身為叛天族的秦旸在天都之中得到什么反制他的好處,所以這個勢力并不在佛門的擴張范圍內。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羅剎宮和大明尊教,以及最后的北海道了。
羅剎宮成員雖少,卻在西北道占據了不小的地盤。這片區域中的子民受到羅剎宮的庇護,他們也將羅剎宮尊奉為守護他們的天神,自愿反哺羅剎宮以資源。
那些戰瘋子和西北道苦寒之地的百姓就這樣結成了共生關系,雙方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不知多少年。
“但這樣的共生關系,只能讓此地百姓生存,卻無法讓他們前進。不管過多少年,此地依然苦寒,百姓依然在努力活著,至于更為舒適的生活,對于他們來說永遠是夢中不可及的幻影。”
大智慧踏上這片土地,如是說道:“吾將給這些百姓以平等,讓他們同樣能過上和其他地區百姓相同的生活。”
大智慧所謀劃的佛國,是他最理想的形態,國中該是眾生平等、各有所安的。
眾生平等靠“無我梵音”來完成。“無我梵音”讓所有人在精神上平等,而在物質上,卻是需要大智慧等人進行統籌。
像那種“無我梵音”一播,接下來就任由百姓自生自滅之事,大智慧是萬萬做不來的。
“此地之民皈依之后,吾將命南方調來資源和人手,開辟此地荒野,給予此地之民資源,讓苦寒之地回轉,雖不至于變成富足之地,但也足以讓此地之民過上一般百姓該有的生活。”
大智慧一步十丈,在荒野上穿梭,向著西北方的一座大山行去。
“而皈依的第一步,就從羅剎宮開始。”
他的腳步止于雄奇大山之前,微微抬頭,遙望著大部分為巖石的大山之上,那粗獷而雄偉的白石宮殿。
羅剎宮!
大智慧要降服此地之民信仰的天神,從上到下地度化他們。不管是羅剎宮還是此地百姓,最終都要降服于佛法之下。
“佛教之中,不乏修羅惡鬼被度化成護法神。諸經之內,亦有羅剎惡鬼轉變成佛教之守護神,其名為羅剎天,乃十二天之一。”
大智慧拾級而上,步步走向山上的羅剎宮,“今日,吾便要以佛法度化你等羅剎,讓你等成為我佛門之護法神。”
“當——當——當——”
雄渾的鐘聲,回響于天上地下。大智慧步步向上,鐘聲越來越響,等到羅剎宮的殿門出現在大智慧眼中之時,供奉羅剎宮的百姓皆是能聽到從他們的圣山中傳來的鐘聲。
“天神!”百姓們朝著圣山連連叩拜,但拜著拜著,他們信仰卻是開始悄然變化,口中所誦之天神,也變成了大智慧。
“追隨大智慧,救世廣慈悲。”